[实用新型]在丙烯酸生产装置中的空气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1338.6 | 申请日: | 2008-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6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巩传志;李欣平;刘学线;李志远;周江沛;孙伟;张木兰;刘丽娟;郭勇;纪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57/05 | 分类号: | C07C57/05;C07C51/25;G05D23/22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郑殿贵 |
地址: | 132022吉林省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 生产 装置 中的 空气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丙烯酸生产中的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背景
丙烯两步加氧法制丙烯酸是在氧化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中的第一步是丙烯氧化生成丙烯醛,第二步是将丙烯醛进一步氧化生成丙烯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H2=CH-CH3+O2→CH2=CH-CHO+H2O
CH2=CH-CHO+1/2O2→CH2=CH-COOH
新鲜空气提供氧气参与化学反应,在丙烯酸氧化反应中,新鲜空气用量大,使用不同厂家的氧化催化剂对于新鲜空气进料温度有不同的要求。以8万吨/年丙烯酸装置为例,某厂家氧化催化剂性能要求第一氧化反应器入口混合气体温度在150℃~200℃范围,即要求混合前新鲜空气进料温度控制在160℃以上,多数装置在进料混合器M-1002和第一反应器R-1001之间设有空气加热器,能耗较大,且装置操作受环境温度不断变化的干扰,使得进入第一反应器R-1001的混合气体温度不稳定,从而影响催化剂性能,影响丙烯酸收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新的丙烯两步加氧法制丙烯酸的新鲜空气温度控制系统。
在丙烯酸生产装置中的空气控制系统,丙烯两步加氧法制丙烯酸的丙烯氧化单元中新鲜空气、蒸汽、循环尾气进预混合器M-1001,再与丙烯一起进入混合器M-1002,进行充分混合,作为第一反应器R-1001的进料,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丙烯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第一反应器R-1001内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丙烯醛和少量丙烯酸;在空气压缩机K-1001出口设有空气预热器H-1001,H-1001为第一氧化反应器R-1001附带设备,空气预热器H-1001出口气体温度随装置操作环境温度变化而调整变化。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压缩空气进预混合器M-1001前的管道上设有TRC-1001的热电偶,配有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进装置的DCS系统,其DCS输出信号控制空气预热器H-1001的电加热器组别,控制空气进预混合器M-1001前的温度在160℃~170℃之间;或同时在混合气进入第一反应器R-1001前的管道上设TRC-1002的热电偶,配以温度变送器,其输出信号进装置的DCS系统,其DCS系统输出信号作TRC-1001调节系统的给定信号,构成串级调节系统,以进入第一反应器R-1001的混合气体温度信号修正空气进预混合器M-1001的温度给定值。
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大气环境温度变化大,一年四季间如此,白天黑夜温差也较大。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设有进入第一反应器R-1001的新鲜空气温度控制系统,使新鲜空气进料温度控制在催化剂性能允许的操作温度范围内,以确保混合气体温度稳定,节约装置蒸汽用量,降低热能消耗,又避免了因环境温度变化对氧化催化剂性能的干扰,以提高丙烯转化率,提高丙烯酸的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要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目前已有的同类装置是在进料混合器M-1001和第一反应器R-1001之间设有空气加热器,以中低压蒸汽作为热源,而本实用新型将其取消,减少设备,降低装置建设费用,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采用第一氧化反应器R-1001辅带设备——空气预热器H-1001电加热器进行第一反应器入口混合气体温度调节;在压缩空气进预混合器M-1001前的管道上设有TRC-1001的热电偶,配有温度变送器,温度变送器输出信号进装置的DCS系统,其DCS输出信号控制空气预热器H-1001的电加热器组别,控制空气进预混合器M-1001前的温度在160℃~170℃之间;或同时在混合气进入第一反应器R-1001前的管道上设TRC-1002的热电偶,配以温度变送器,其输出信号进装置的DCS系统,其DCS系统输出信号作TRC-1001调节系统的给定信号,构成串级调节系统,以进入第一反应器R-1001的混合气体温度信号修正空气进预混合器M-1001的温度给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13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甲醚催化反应精馏装置
- 下一篇:移动式压缩天然气调压供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