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71296.6 | 申请日: | 2008-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02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维春 |
| 主分类号: | E01H5/04 | 分类号: | E01H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2000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铲车 配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机动车配套的清雪工具,特别是一种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北方,每到寒冷的冬季,大量的积雪给人们出行、工作、交通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并增加了诸多不安全因素。为了清除道路、场院、广场等处的地面积雪,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人们使用常规手动清雪工具清雪,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清雪进度缓慢。为此,人们研究试制了各种清雪机械,并用于道路、广场等地方的清雪。如清雪车、除雪机、除雪剂、化冰剂、车配除雪器、机动车除雪装置、手扶式除雪机、燃油热力除雪机等等。但这些清雪机械大都需要专用的动力设备,过了清雪季节,设备闲置。而且结构复杂,成本过高,清雪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它不但单次清雪量大、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清雪时装上,不用时拆除,恢复铲车原有功能,实现了一机多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由铲斗、挡雪板、连杆、滑道、横梁组成的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左、右主挡雪板用若干个螺栓A分别固定在铲斗左、右两侧的铲斗侧壁上,底板的后部通过至少2个螺栓C固定在铲斗底板的上面,底板的两侧边分别与左、右主挡雪板的下部边缘相焊合。
所述的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在底板的下部设有至少两条纵向加强带,底板的前部通过焊接或通过若干个螺栓B与铲刃相连接,铲刃与底板的水平夹角为15-70°。
所述的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设在主挡雪板前部的副挡雪板,通过前销轴、连杆、后销轴与铲斗侧壁相连接。
所述的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在左、右两主挡雪板上各设一相贯通的弧形滑道,两弧形滑道之间的上方焊接一板形横梁。
所述的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两连杆的后部通过后销轴、中部通过中销轴与弧形滑道、前部通过前销轴分别铰接在铲斗侧壁、主挡雪板、副挡雪板的内外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拆装容易,性能稳定可靠,单次清雪量大,工作效率高,清雪速度快,不用时卸下,即可恢复铲车原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中:1、铲斗;2、后销轴;3、连杆;4、主挡雪板;5、滑道;6、横梁;7、中销轴;8、副挡雪板;9、前销轴;10、底板;11、加强带;12、螺栓A;13、铲刃;14、螺栓B;15、螺栓C。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中,由铲斗、挡雪板、连杆、滑道、横梁组成的与铲车配套的清雪装置,在铲车的铲斗(1)上,左、右两块主挡雪板(4)用分别若干个螺栓A(12)与铲斗的两侧壁相连接,底板(10)用至少2个螺栓C(15)与铲斗的底板相连接。加长了铲斗前后方向的尺寸,扩大了铲斗有效容积,使铲斗的装雪量大大增加。在主挡雪板(4)的前部设有副挡雪板(8),副挡雪板通过前销轴(9)、连杆(3)、后销轴(2)与铲斗(1)相连接。由于副挡雪板(8)可以以前销轴(9)为轴转动,遇到障碍时可以向上抬起,从而提高了清雪铲斗的越障能力。当铲车高举铲斗时,在液压的作用下,铲斗可以前后震动,抖掉粘在铲内的积雪。在底板(10)的下部设有至少两条纵向加强带(11),主用于提高底版的强度。铲斗(1)向前运动时,加强带还有类似雪橇的作用,减少清雪阻力。底板的前部通过焊接或通过螺栓B(14)与铲刃相连接。铲刃与底板的水平夹角为15-70°,便于薄冰与被压实积雪的清除,提高清雪质量。
左、右主挡雪板(4)上各设一弧形滑道(5),两连杆的后部通过后销轴(2)、中部通过中销轴(7)与弧形滑道、前部通过前销轴(9)分别铰接在铲斗(1)侧壁、主挡雪板(4)、副挡雪板(8)的内外两侧。在两弧形滑道之间的上方焊有板形横梁(6),用于增强左、右两主挡雪板的强度。弧形滑道为连杆(3)的活动提供轨道,保证连杆的运动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维春,未经王维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12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