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末自动压制液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70928.7 | 申请日: | 2008-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1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姚磊;杭延明;张玉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中南金刚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30 | 分类号: | B30B11/30;B30B1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晓萍 |
地址: | 4732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末 自动 压制 液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粉末压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用叶腊石粉压制方形较厚工件的粉末自动压制液压机。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人造金刚石合成技术中,对于其所用叶腊石绝热保温块的制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填装有叶腊石粉料的模具置放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通过压力机压头下行的压力压制成型,其操作一般需要3道工序,即先由2人配合在专门的台架上进行模具的装料和组装,再由专门人员负责将组装好的模具搬运置放在压力机工作台面上对准压头的位置,并操作压力机进行压制,然后再将经过压制的模具移运到起模工作台上,两人配合起模取出工件,并将模具转给组装工序,由此才能完成一个压制作业循环。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1)工序复杂,工位多,起模和组装很不方便,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而且频繁移运,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大批量生产作业;2)频繁的模具置放和取下,存在严重的不安全因素,容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3)模具置放准确到位困难,一旦摆放不准,则容易出现压偏,造成工件材料浪费及模具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能够实现叶腊石块压制过程自动化,并能保证压制质量的粉末自动压制液压机。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是由伺服电机、主动齿轮、模具转盘、浮动压制模具、卸模机构、压具机构、顶出机构和自动控制部分组成,其中,主动齿轮和模具转盘通过垫板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的台面上,模具转盘的圆周带有轮齿,并通过与之配合的主动齿轮带动旋转,主动齿轮由伺服电机带动运动,卸模机构固定在压力机的立臂上,压具机构固定在压机压头上,顶出机构装在工作台的下部,并与顶出工位对应,两套工件浮动压制模具对称布设在模具转盘上。
所述浮动压制模具是由一对导柱、压缩弹簧、模架、压制模具和限位挡件组成,导柱固定在模具转盘上,其上套装有压缩弹簧和模架,压制模具位于模架的中心部位,是由两瓣模、锥套、卡箍、压盖、上压头、下压头和模芯组成,两瓣模与模芯之间的间隙形成压制腔体。
所述卸模机构是由起模夹具、起模气缸、夹具导轨组成,其中,夹具导轨安装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起模气缸通过固定板固定在压力机的立臂上,其活塞杆与起模夹具连接并联动。
所述所述顶出机构是由液压站和与之连接的顶出液缸组成,顶出液缸活塞杆的伸出端与模芯相接触。
所述压具机构是由压具、压具导轨和压具气缸组成,压具通过压具导轨装在压力机压头上,并可在压具气缸的作用下沿压具导轨移动。
按照上述方案制成的粉末自动压制液压机,采用了双工位自动转换和自动脱模结构,避免了多工位长距离移动工件和模具,也无须手工拆卸模具,使整个压制和脱模过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运行和控制,而且各工步动作转换十分精确,从而使压制工件的质量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另外,在整个压制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无须接近压制工位,能够有效的消除不安全因素。使用该机能够大大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人员占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浮动压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中南金刚石有限公司,未经南阳中南金刚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式三角板
- 下一篇:垃圾压缩机与垃圾箱对接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