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电子提花机的联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70816.1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9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博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3/32 | 分类号: | D03C3/32;D03C3/06;D03C3/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 |
地址: | 450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电子 提花 联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提花机联动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动式电子提花机的联动结构。
背景技术
复动式电子提花机是采用上下两组运动单元产生相对位移量而形成织物开口的传动结构。进口的复动式电子提花机采用两组凸轮四连杆机构相对运动,共用一支座,悬挂在墙板上。该结构存在一些缺点:要求输入功率大,2688针电子提花机要求输入功率11千瓦;高速时传动振动大,容易导致电子提花机上的电磁阀产生误动作,为了防止产生误动作,采用了提高加工工艺精度来解决,但成本高昂。另外,原有的提花机联动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易维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子提花机的联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上架槽钢,上架槽钢上部设置上移动框,上移动框由导轨付连接在机架上,上架槽钢下部设置下移动框,下移动框由导轨付连接在机架上;机床拉杆上固定拉杆螺栓,拉杆螺栓两端分别铰接三角拐臂的下臂端,三角拐臂分别铰接在上架槽钢上,每个三角拐臂的右臂端铰接二孔连杆I和二孔连杆II,二孔连杆II另一端铰接在下移动框上,二孔连杆I铰接在三孔连杆的左端,三孔连杆的中间孔铰接在上架槽钢上,三孔连杆的右端孔铰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上移动框上。
在上架槽钢的下端设有中架。
在上架槽钢两侧设有堵头,中架由导轨付连接在堵头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新型的联动系统,从而只需要上下两个移动框,可以使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并且也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机架1上固定上架槽钢18,上架槽钢18上部设置上移动框14,上移动框14由导轨付7连接在机架1上,上架槽钢18下部设置下移动框13,下移动框13由导轨付7连接在机架1上;机床拉杆11上固定拉杆螺栓10,拉杆螺栓10两端分别铰接三角拐臂3的下臂端,三角拐臂3分别铰接在上架槽钢18上,每个三角拐臂3的右臂端铰接二孔连杆I4-1和二孔连杆II4-2,二孔连杆II4-2另一端铰接在下移动框13上,二孔连杆I4-1铰接在三孔连杆2的左端,三孔连杆2的中间孔铰接在上架槽钢18上,三孔连杆2的右端孔铰接拉杆5的一端,拉杆5的另一端在上移动框连接支点9处与上移动框14铰接在一起。
在上架槽钢18的下端设有中架12,在上架槽钢18两侧设有堵头6,中架15由导轨付7连接在堵头6上,中架12通过导杆8与下移动框13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机床拉杆11的运动,使三角拐臂3与下移动框13连接的一端来回运动。由于拉杆螺栓10的作用,使两个三角拐臂3都在机床拉杆11的作用下运动。若三角拐臂3与下移动框13连接的一端向右运动,则与三角拐臂3的右端向上运动,在二孔连杆II4-2的作用下,则下移动框13向上运动。
由于三角拐臂3右端向上运动,导致三孔连杆2的左端向下运动,最终通过三孔连杆2的右端和拉杆5使上移动框14向下运动。
若三角拐臂3与下移动框13连接的一端向左运动,则情况相反,下移动框13向下运动,而上移动框14向上运动,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上移动框14和下移动框13始终反方向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博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博宇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70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无段式运动功能的手机
- 下一篇:一种存储监控录像的电视机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