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集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7485.6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7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学军;林砾;鞠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学军;林砾;鞠小琦 |
主分类号: | F24J2/10 | 分类号: | F24J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湖北省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光装置,属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中的太阳光采集技术。
背景技术
日常所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其集光装置是由集热管及反光板组成,它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部分阳光经过反光板反射后又返回空中,没能被集热管接收,如图1;二是反光板的受光面积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光效率高的太阳能集光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集光装置,包括集光管、反光板组成,反光板的反光面是与集光管相适配的渐伸面。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有与上述反光板镜像对称的反光板,其对称镜面是沿集光管直径平分集光管的切面。还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有镜像对称反光板的太阳能集光装置构成太阳能集光面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减少了经过反光板反射回空中的阳光;
(2)、提高了反光板的受光面积;
(3)、结构简单,位置固定,制作安装方便,不耗能,不维修,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便于推广,通过拼装可形成大规模的太阳能集光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在日常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管外表面及反光板反光面横截面中某光线的光路示意图;
图2是太阳能集光装置的立体示意图,集光管1、镜像对称的反光板2、3;
图3是在太阳能集光装置集光管外表面及反光板反光面横截面中某时刻太阳光的光路示意图;
图4是集光面块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图2中,反光板内表面为反光面,横截反光面所得曲线是横截集光管外表面所得圆的渐伸线,如图3粗线部分。调整图2所示装置的方向及角度,使图3中的圆与白天中太阳轨迹同在一个平面内,同时使图3中两渐伸线的交点到圆心的延长线经过白天中太阳轨迹的中点,此时保证了太阳光始终与集光管横截面的法线垂直,同时还保证了一天中图2所示装置的受光量最大。由樊映川等编著的《高等数学讲义》上册第102页中的渐伸线方程可以证明,图3中渐伸线上任意一点的法线都与图3中的圆相切,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及光的反射定律有:一天中图2所示装置接受的阳光,除与反光面法线重合的光线会反射回空中外,其它阳光都会全部直射或最终反射到集光管上,如图3。
实施例2:实施例1中,在集光管外层涂抹一层厚度不为零的黑色吸光材料,此时,与上述反光面法线重合的光线将直射在集光管外层的黑色吸光材料上。
实施例3:实施例1中,由樊映川等编著的《高等数学讲义》上册第102页中的渐伸线方程可以证明,图3中,当两对称渐伸线的最高点与圆的最高点高度相等时,两对称渐伸线最高点之间的最大距离是2πR,其中R是圆的半径。设图2中集光管的长度为H,则此时图2所示装置的最大受光面积为2πRH,集光管的直接受光面积为2RH,它们的比值为2πRH÷2RH=π≈3.14=314%。
实施例4:图4是设置有3个图2所示装置所构成的太阳能采光面块。
实施例5:集光管为铝管。
实施例6:反光板为玻璃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学军;林砾;鞠小琦,未经林学军;林砾;鞠小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7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