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尾柱焊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6073.0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5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军;曹兵;吴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螺柱焊接中的定位压紧、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汽车调温器的核心零件,尾柱和感应器焊接的同轴度要求小于0.6mm,超差可能引起冷却系关闭不严;焊接强度要求大于9N.m,若强度不足引起脱落,可能造成发动机损坏的严重故障。现有的储能螺柱焊机选配有焊枪,但该焊枪只适用于手动焊接、人工压紧,这样做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尾柱与感应器焊接的同轴度无法控制,焊接强度也不稳定。实际中有时采用一些简单夹具,但仍不能很好的控制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使用上述储能螺柱焊接设备自带焊枪耗费劳动力,且同轴度无法控制、焊接强度不稳定的缺陷,设计一种劳动强度低、同轴度好、焊接强度稳定的尾柱焊接机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尾柱焊接机构,包括尾柱夹持装置和感应器夹持装置。它还包括导向定位装置、压紧力调整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的导向定位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机架上的导向杆、固定于导向杆上端的定板和通过滑套与导向杆连接的动板,动板的中部设有感应器定位孔。尾柱夹持装置设置在定板上。压紧力调整装置设置于尾柱夹持装置中。能带动感应器作上下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固定在机架下方,其上端连接感应器夹持装置。尾柱夹持装置、感应器定位孔和感应器夹持装置的中心在一竖直线上。
所述的尾柱焊接机构,其尾柱夹持装置包括定位座和膨胀套,定位座固定在定板上,膨胀套包括弹性夹头,其外部包有夹套,再由紧固螺母固定。
所述的尾柱焊接机构,其尾柱夹持装置的定位座与定板之间设有绝缘套。
所述的尾柱焊接机构,其在感应器夹持装置旁和尾柱夹持装置旁分别设有限制动板的限位装置。
所述的尾柱焊接机构,其压紧力调整装置包括弹簧和弹簧上端的弹力调节螺钉。
所述的尾柱焊接机构,其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无须手动压紧,劳动强度低大大降低;尾柱中心可调,且感应器沿导向杆直线移动,同轴度良好;由可调的弹簧压力压紧尾柱和感应器,保证了压力的稳定和恒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气缸1,感应器定位孔2,滑套3,导向杆4,动板5,弹簧6,绝缘套7,调中心螺钉8,弹力调节螺钉9,定位座10,限位装置11,定板12,保护套13,尾柱14,复位弹簧15,感应器16,护套17,感应器夹持装置18,机架19,夹套20,紧固螺母21,弹性夹头22,膨胀套A。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尾柱焊接机构包括尾柱夹持装置和感应器夹持装置18,此外,还包括导向定位装置、压紧力调整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的导向定位装置包括机架19、固定在机架19上的导向杆4、固定于导向杆4上端的定板12和通过滑套3与导向杆4连接的动板5,动板5的中部设有感应器定位孔2,在感应器夹持装置18旁和尾柱夹持装置旁分别设有限制动板的限位装置11。尾柱夹持装置设置在定板12上,它包括定位座10和膨胀套A,定位座10固定在定板12上,膨胀套A包括弹性夹头22,其外部包有夹套20,再由紧固螺母21固定。且其定位座10与定板12之间设有绝缘套7。压紧力调整装置设置于尾柱夹持装置中,它包括弹簧6和弹簧6上端的弹力调节螺钉9。能带动感应器16作上下直线运动的驱动装置固定在机架19下方,其上端连接感应器夹持装置18,该驱动装置可以为气缸1或液压缸等。
使用时,事先用调中心螺钉8调整好尾柱夹持装置和感应器夹持装置18的同轴度,用弹力调节螺钉9调整弹簧6弹力以满足焊接时的压紧力。然后手工将尾柱14插入尾柱夹持装置的膨胀套A,将感应器16置于感应器夹持装置18。开启装置,气缸1推动感应器16上行,把感应器16推入感应器定位孔2,感应器16与动板5继续上行,至动板5与限位装置10接触,此时,在弹簧6的压力下,感应器16与尾柱14压紧、焊接。焊接完成后,感应器16与尾柱14的结合件在复位弹簧15和自重的作用力下随动板5下落,取出该结合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60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