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流冷风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4243.1 | 申请日: | 2008-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13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魏仕英;魏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仕英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4F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冰心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冷风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风机,是以水为冷却介质,用低压液力驱动喷雾推进雾化装置,进行喷雾抽气实现对热空气的冷却。属于介质直接接触而不起化学反应的热交换设备类(F28C)和空气调节类(F24F)。
(二)背景技术
气水两相流的传热传质的特点是,当水温高于气温时,空气使水变冷,当水温低于气温时,水使空气变冷。且最终的状态是水温向大气湿球温度逼近。使用这一原理人们实用新型冷水式空调器。现行冷水空调器均采用雾化喷头加电力风机的制冷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喷雾风阻大、风机易损坏、除雾难度大、喷水室体积大、风道长及结构复杂等缺点。
中国发明专利,名称“下喷式喷雾通风冷却塔和射流冷风机”(专利申请号200710050740.6)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喷雾推进通风式射流冷风机,但这种冷风机尚存在如下缺陷,使其难以商品化:(1)淋水筛板及筛网过多,结构复杂,通风阻力大。(2)除雾问题没有解决,使冷风难以利用。(3)出风道安排不合理。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流冷风机就是为解决现有射流冷风机风阻大、除雾难度大及结构复杂等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
射流冷风机,包括机体1、进风口和出风口、在机体内装设与机体外含水泵7的进水管路连通并供水的外旋式喷雾推进抽风装置2、机体底部为与出水管8a相连的水箱8,其特征是:
i.热风进风口A设在顶部;冷风出风口C设在机体内底部水箱上方,采用机体侧壁延伸出冷风道9,其内设两层吸水式拆流板除雾器10,且冷风道9底面9.1与水箱处侧壁垂直方向9.2有倾斜角β9;ii.外旋式喷雾推进抽风装置2装在机体上方进风筒5内,采用向下喷雾的喷头2.2和向下抽风的风叶2.1;机体中央设与进水管3a连通的供水管3,供水管下端固定支撑于水箱底部且与水箱内水隔离,上端通过法兰3b与外旋式喷雾推进抽风装置法兰2.4a连接;iii.外旋式喷雾推进抽风装置下方,冷风道9上方设中心为通风道D的外圆周靠机体壁的环形淋水筛板4。上述水箱8侧壁装补水管8b;水箱下部出水管8a与水泵7进口连通以及水箱下部开排水阀8c。
上述外旋式喷雾推进抽风装置2(以下简述为‘喷雾装置2’)可采用中国发明专利‘外旋式喷雾推进抽风装置’(专利号ZL00112630.X)型式,也可采用专利的改进结构,见图2,在实施例1中详述。上述‘喷雾装置2’,可用电力风机13加一般喷头12替代(可采用‘旋流雾化喷头12’见图4),称为机力通风射流冷风机(见实施例2)。上述射流冷风机若进水管压力水取自地下水井,并在水泵和进水管之间增设太阳能加热器,便成为地热式射流空调器(见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仕英,未经魏仕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4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