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模淬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3443.5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立 |
地址: | 610100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热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小型工件的压模淬火机。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压模淬火机为防止工件在冷却过程中产生变形,通常配装大型液压设备对工件进行压模处理,同时使用冷却液以喷淋方式对工件进行冷却淬火,其突出的问题在于设备体积庞大、成本高、功率大、能耗高等,而且通常只能实现单工件加工,即一次只能对一件工件进行压模淬火处理,另外,喷淋式的冷却淬火亦存在效率较低、工作过程冷却液损耗大等弊端,当其主要用于加工大批量的小型工件时,前述的问题则显得更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传统压模淬火机存在工效低、能耗高、成本高等技术问题,以提供一种工效高、体积小、成本低、能耗小、适用于多工件同时处理的压模淬火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压模淬火机,由夹具座、夹具座定位装置、夹具座驱动装置和淬火冷却装置构成,夹具座由夹具座上梁7、夹具座下梁2、位于夹具座上下梁之间的中间滑座5、位于夹具座上下梁和中间滑座5的张力导柱6构成,张力导柱6贯通穿过设于夹具座上下梁、中间滑座5上的相应开孔并与夹具座上下梁固定连接,中间滑座5可沿张力导柱6上下滑动,中间滑座5的下端面上设有上模4,在夹具座下梁2的上端面与上模4相对应位置设有下模3;夹具座定位装置由上横梁10、下横梁20、固定连接上下横梁的至少两根侧立柱9、位于每根侧立柱内侧的导轨21组成,夹具座上下梁的两侧凸出端部置于导轨21的导槽内,并可延导槽滑动;夹具座驱动装置包括压紧油缸8、提升油缸11,压紧油缸8的活塞杆连接在中间滑座5的顶部,其与压紧油缸管14相连通,提升油缸11的活塞杆连接在夹具座上梁7的顶部,其与提升油缸管12相连通;淬火冷却装置包括内装有冷却液的油箱1、冷却液注入管19,在夹具座下梁2、下模3的中心具有贯通开孔,冷却液注入管19的开口与该贯通开孔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压模淬火机,由数组夹具座、夹具座定位装置、夹具座驱动装置和淬火冷却装置排列组成,数组机构共用一个内装有冷却液的油箱。
本实用新型的压模淬火机,数组机构的提升油缸管、压紧油缸管、冷却液注入管均与同一套液压泵系统相通连。
本实用新型的压模淬火机,其中导轨21上部设有保险销插孔13。
本实用新型的压模淬火机,其中张力导柱6上端通过张力导柱上螺母15连接在夹具座上梁7上,其下端通过张力导柱下螺母17连接在夹具座上梁2上,同时张力导柱6上位于夹具座上梁7下端面的位置上设有调整螺母16。
本实用新型压模淬火机的有益效果:
1.工效高、体积小;
2.成本低、能耗小;
3.适用于多工件同时处理;;
附图说明
图1 主视图
图2 侧视图
图3 浸淬主视图
图4 浸淬侧视图
图5 多机组合型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 油箱、2 夹具座下梁、3 下模、4 上模、5 中间滑座、6 张力导柱、7 夹具座上梁、8压紧油缸、9 侧立柱、10 上横梁、11 提升油缸、12 提升油缸管、13 保险销插孔、14 压紧油缸管、15 张力导柱上螺母、16 调整螺母、17 张力导柱下螺母、18 冷却液、19 冷却液注入管、20 下横梁、21 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详细结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参照附图1-5,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压模淬火机由夹具座、夹具座定位装置、夹具座驱动装置和淬火冷却装置构成,夹具座由夹具座上梁7、夹具座下梁2、位于夹具座上下梁之间的中间滑座5、位于夹具座上下梁和中间滑座5的张力导柱6构成,张力导柱6贯通穿过设于夹具座上下梁、中间滑座5上的相应开孔并与夹具座上下梁固定连接,中间滑座5可沿张力导柱6上下滑动,中间滑座5的下端面上设有上模4,在夹具座下梁2的上端面与上模4相对应位置设有下模3。
夹具座定位装置由上横梁10、下横梁20、固定连接上下横梁的至少两根侧立柱9、位于每根侧立柱内侧的导轨21组成,夹具座上下梁的两侧凸出端部置于导轨21的导槽内,并可延导槽滑动。导轨21上部设有保险销插孔13,其作用为在对夹具座进行检修时固定夹具座上梁,防止夹具座意外下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34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峰值功率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
- 下一篇:一种数字视频接口端子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