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尿素熔融槽尾气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2902.8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4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根;李德友;黄岳峰;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美青氰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祥述 |
地址: | 629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素 熔融 尾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回收装置,尤其是一种低压气相淬冷生产三聚氰胺尿素熔融槽尾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低压气相淬冷法生产三聚氰胺工艺,会产生尿素熔融槽尾气,尿素熔融槽尾气中含有大量氨气和二氧化碳气,现有的尿素熔融槽尾气回收主要是将其送至一个吸收柱,经吸收柱回收处理后,直接排放于大气中,这种经一次吸收柱吸收处理后的气体中仍会3.7%的NH3,以日产45吨三聚氰胺为例,每小时排气量在1000M3左右,导致每天约有640Kg氨气排放于大气中,一方面浪费了宝贵资源,另一方面污染空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破坏周边生态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减少氨气排放量,节约资源,有利环境保护的尿素熔融槽尾气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下部与尿素熔融槽相连的吸收柱、二吸塔、连接管道和风机,其特征在于:吸收柱顶部通过锥形连接构件与PVC管道一端固接,PVC管道另一端与二吸收塔下部固接,PVC管中部设有一吸收柱风机。
运行时,尿素槽熔融尾气经过吸收柱吸收处理后,排放出的气体大大降低了氨气含量,再经PVC管道和风机送入二吸塔填料吸收和吸收液(脱盐水)处理后,转化成碳酸氢铵,经实际运行检测,经过二吸塔吸收处理后排出的气体氨含量在0.02%(V/V)以下,年多回收氨192吨,直接经济效益达30万元,同时大大减少了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吸收柱1、二吸塔3、连接管道4和风机2,在吸收柱1顶部通过锥形连接构件与PVC管道4一端固接,当然吸收柱顶部制作成内收口直接与PVC管道连接,可不需锥形直接构件,本实施例选用四川化学建筑公司的Φ700/Φ1200×1605mm吸收柱,其顶部腔体通过内收连接构件(锥形环架)与PVC管道一端固定连接,PVC管道另一端与二吸塔3下部固接,本实施例选用的二吸塔为四川化学建筑公司生产的Φ100/1000/Φ1800×27713mm型号吸收塔。PVC管中部设有一吸收柱风机2,吸收柱出来的含氨气体经二吸塔填料吸收和吸收液处理后,氨气转化成碳酸氢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美青氰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美青氰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齿导向式热模锻压力机制动器
- 下一篇:斜向混凝土振捣引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