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矸石保温空心砌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2695.6 | 申请日: | 2008-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14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梁经法;魏延年;杨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经法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矸石 保温 空心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空心砌块,尤其涉及一种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辅以工业炉渣及其添加剂等生产的煤矸石保温空心砌块,属于建筑用保温隔热类空心砌块的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80年代以来,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5倍,建筑能耗占全国能耗的15%。而在我国,在人均耕地不足四亩的国土上每年因烧砖毁坏农田达30万亩,工业废渣排放量高达22亿吨,得不到有效利用。今年来各级地方政府花大力气基本解决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但煤矸石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几十年来,煤矸石的大量堆积占用了大量土地,污染了河流、损坏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十一五”期间,国家明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建筑节能一定要达到50%以上,在有条件的地区要达到65%以上的节能要求。现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绿色化是我国建设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研发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辅以工业炉渣及其添加剂等生产的高保温空心砌块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工业废渣的利用在国内外都非常受重视,比如将粉煤灰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中,已是国内外的成熟技术。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利用煤矸石等工业废渣生产砖和空心砌块,并在建筑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但由于粘土砖和页岩砖的市场冲击,以及自身系统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未能跟上,普遍存在热、裂、渗、漏等弊病,所以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尤其是因为现在市场上所有的空心砌块都有以下结构缺陷:其内孔洞要么采用单排孔,要么采用多排(多为双排)齐排孔,这种结构中,前、后砌块壁之间距离始终为最小(热量直线传递),所以,虽然孔的设置减小了热传递面积,但始终未能将热传递的弊端降到最低,由于墙外壁的热量通过砌块壁以最快的直线传递方式传递给墙内壁,所以由目前市场上的空心砌块砌成的墙壁的保温隔热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空心砌块保温隔热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煤矸石保温空心砌块,这种砌块通过增长热传递路径的方式提高保温隔热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砌块本体的垂直方向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内孔洞,所述砌块本体分为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两部分,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均设置有垂直方向的上下贯通的内孔洞,内孔洞的形状为长方体;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之间通过连接筋肋连接成为一体;连接筋肋同时与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的内孔洞的端部形成错位结构。
在实际应用时,将多块本实用新型并排连接后再外抹水泥砂浆,根据不同的强度等级可以用于建设一般承重墙或非承重墙。多块本实用新型并排连接后,除了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的内孔洞外,由相邻砌块的两个连接筋肋及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的内侧壁面共同形成内孔洞,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形成了三排相互错位的内孔洞。因为这种三排相互错位的内孔洞结构使以砌块壁为路径的热传递距离变长了,所以隔热保温效果得以明显提高。
试验研究成果表明:空心砌块内孔洞的形状以长方体形(即长边垂直热传递方向的矩形孔)为最佳;内孔洞的排数对空心砌块的热阻影响最大,每增加一排孔,热阻增值在20%以上;减薄连接筋肋(即与热传递方向平行的肋)也能增加空心砌块的热阻值;内孔洞的排列有齐排与错排两种,相比较而言,错排不仅可使热传递的距离增长,而且还可使空心砌块的热阻值增大约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矩形孔(即长方体形内孔)、多排孔、薄肋、错排是提高空心砌块热工性能的关键技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结构,所述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且相互平行。这样才便于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的随意对应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之一,所述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均设置两个内孔洞,这两个内孔洞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在左、右方向并排排列;所述连接筋肋为两个,每一个连接筋肋均位于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相互对应的一对内孔洞之间的中心位置。当热量从砌块外壁(前部砌块面壁)传递到内壁(后部砌块面壁)时,其路径为:外壁——前部砌块前后壁——前部砌块左右壁——连接筋肋——后部砌块左右壁——后部砌块前后壁——内壁,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筋肋位于前部砌块和后部砌块相互对应的一对内孔洞之间的中心位置,使热量从砌块外壁传递到砌块内壁的路径距离达到最大化,从而达到最大的热阻性能及最佳的隔热保温效果。上述结构的砌块宽度较大,适合建筑面积较大的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经法,未经梁经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26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