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能离子消毒除味型空气净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1004.0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1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冠东 |
主分类号: | A61L9/22 | 分类号: | A61L9/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能 离子 消毒 空气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机,特别是公开一种高能离子消毒除味型空气净化机,它是以低温等离子电场与双离子发生器复合而成的新一代多功能空气净化机,可以广泛应用于商场、医院、宾馆、办公室、家庭等室内空气净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空气净化机,无非采用以下几种技术:(一)滤网过滤技术。它通过粗效过滤网、活性炭、高效率空气微粒滤芯(HEPA)过滤网以及负离子释放来达到去尘、滤菌、吸味、释放负离子的目的。其结构简单、造价较低、销量较大。但它的不足之处是:滤网过滤及吸附阻力较大,造成能量消耗较大;吸附容量有限,极易饱和,需要频繁更换,造成运行成本高,设备使用寿命较短。其次,对细菌只过滤,不杀灭,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而负离子只能降尘不能去尘,也没有杀菌、除味的功能。(二)臭氧技术。它主要利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来杀灭细菌、分解异味,本身没有去尘的功能。臭氧只有在高浓度情况下,才能有明显的杀菌除味的效果,但高浓度臭氧对人体有害,尤其对呼吸道、肺器官损害最大,甚至会引发癌症。美国禁止将臭氧用于室内空气净化,我国也规定室内空气中的臭氧浓度不得超过0.16m3/h。苛刻的限制条件制约了其在室内空气净化中的应用。(三)高压静电技术。它主要由预过滤网、活性炭吸附器及直流高压静电场等部件组成。虽然高压静电场阻力小、能耗低,能有效起到去尘、杀菌的作用,有明显的长处,但消除异味的能力欠佳,必须依靠活性炭吸附来帮助解决异味问题,而活性炭一旦饱和,不及时更换,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如经常更换,又会造成运行成本上升。(四)纳米光触媒技术。它主要利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与纳米TiO2的组合来达到杀灭细菌、降解异味的功效,与臭氧的功能有相似之处,但无臭氧浓度上的苛刻限制。然而纳米光触媒技术发展至今,杀灭细菌、降解异味的效能还较低,需要的反应时间较长,同时它也不具有去尘或降尘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兼具去尘、灭菌、除味、释放负氧离子而且运行成本又较低的高能离子消毒除味型空气净化机。它具有这样的技术效能:高效快速地去除室内空气中的灰尘与可吸入颗粒物,杀灭室内空气中的细菌与病毒,吸附与分解室内空气中的各种异臭味与有毒有害气体,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其间,它没有紫外光的产生,臭氧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而且释放高浓度的氧离子簇群,可使室内的空气进一步净化,充满清新自然的感觉。另外,设备主要部件只须整理或清洗,不需要更换,没有耗材,因此运行成本与维保成本很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能离子消毒除味型空气净化机,包括箱体、进风窗、出风窗、低温等离子电场、双离子发生器、离心风机、预过滤网、电控部件、电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位于箱体内的下部,所述离心风机上方设有低温等离子电场,所述低温等离子电场的上方设有双离子发生器,所述低温等离子电场包括电离区、收集区,电离区和收集区的外部设有金属外壳;所述双离子发生器包括由连续弧面金属丝网与丝电极构成的模块、离子发生源。
所述低温等离子电场至少设置一组。
所述低温等离子电场通过抽拉式导轨与箱体相连。
所述进风窗设在箱体上位于离心风机的前方及/或两侧,所述出风窗设在箱体上位于双离子发生器的前方。
所述箱体的前面中上部设有电控部件和与电控部件相连的电控显示屏,所述低温等离子电场和双离子发生器通过导线与电控部件相连,所述电控部件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线相连;所述箱体由薄型钢板制成,厚度为0.8mm~2mm,外壳烤漆。
所述箱体的前部设有拆卸式塑料面板,所述电控显示屏镶嵌在塑料面板上,箱体的前下方或箱体背面设有可开启的盖板,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滑动滚轮。
所述进风窗内侧设有预过滤网,所述预过滤网通过导轨与箱体形成抽拉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低温等离子电场和双离子发生器的共同作用,最大程度地去除灰尘,杀灭细菌、消除异味、降解有毒有害气体,释放并保持高浓度的负氧离子簇群,使室内空气达到与超过国家规定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国标GB/T18883-2002),给予人们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温等离子电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离子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箱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冠东,未经何冠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1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