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60897.7 | 申请日: | 200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35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涛;杜淮林;冯焕琴;王延升;王新平;刘锋;徐美应;张广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志良 |
地址: | 2012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风窗雨刮 布局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雨刮布置形式,在前挡风玻璃处多布置两个雨刮片在挡风玻璃下部,这种布置方式仍然有许多玻璃区域在雨雪天气中影响视野。而有些车型中考虑到造型美观及风阻等原因采用较大倾角的前风窗玻璃,在原有的雨刮布置形式中更影响视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前风窗刮刷区域覆盖范围大的布局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包括位于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和位于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与所述驾驶员前方区域的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中心在所述前风窗中呈对角分布。
所述乘客前方区域的另一个雨刮机构设置于车身的顶部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目前两个雨刮机构布置在前风窗玻璃下部更改成前风窗玻璃上下各一形式,增加刮刷面积,减小雨雪天气视野盲区;并在前风窗倾角较大情况下仍可满足国家强制标准GB 11556-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乘客前方区域雨刮机构的固定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汽车前风窗雨刮布局结构,在驾驶员一侧的左下角设一个雨刮机构的旋转点2,在乘客一侧的右上角设一个雨刮机构3的旋转点1,两刮臂交替运行。雨刮机构3固定在顶盖内饰板5—侧的顶部横梁4上。
其运动形式如下:驾驶员侧雨刮从位置A刮刷到位置B→乘客侧雨刮从位置C刮刷到位置D→驾驶员侧雨刮从位置B刮刷到位置A→乘客侧雨刮从位置D刮刷到位置C。如此反复刮刷形成对雨雪及污物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世科嘉车辆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成型折叠封套
- 下一篇:砂光机抛光托盘紧固螺栓铆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