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直流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60443.X | 申请日: | 2008-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郑祥东;陈建义;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02;H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友彭 |
地址: | 201414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耐火 低烟无卤 直流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缆,具体为一种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直流电缆。属于电线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21世纪将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地面轻轨,高架轻轨)迅速发展的时期,地铁与其它交通工具相比,具有行车速度快、旅客运送量大等特点,是目前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有效方法。据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的信息,“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地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资料表明,目前国内人口超过百万的35个城市中,已有20多个城市正在新建或筹建自已的轨道交通。据国家计委统计,“十一五”期间,中国城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而已通过立项的轨道交通的总长度约为650公里,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建地铁.地铁建设将会在较长时间里,成为我国基础建设投资的重点之一。其中直流牵引电力传输用直流电缆大部分从国外引进或者采取交流电缆替代,从国外进口造价太高,采用交流电缆的绝缘设计,其使用特性、对环境的适应性能力不适合现代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的要求,使传输稳定性能下降;而且交流电缆采用三相制或五线制,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另外这些国外进口的直流电缆不具有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直流电缆,一方面解决国内市场的空白,满足轨道交通用电缆的要求,另一方面具有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直流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和护套;在所述的导体外依次绕包耐火云母带,挤包乙丙橡胶绝缘;在绝缘外绕包低烟无卤阻燃的隔氧层,隔氧层外包覆有铝塑复合膜,最外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耐侯的护套。
所述的导体为符合国家标准GB/T3956-1997《电缆的导体》要求的第5类柔软型镀锡铜导体。具有很好的柔软性能和易焊接特性
本产品由于在导体外面绕包耐火云母带,产品在1000℃(±50℃)高温条件下正常运行1小时。
本实用新型绝缘采用乙丙橡胶材料。由于电缆在直流电压下绝缘内的电场强度与电阻率成正比分布。电缆在运行中电缆内温度升高,电阻率会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当电缆负载为零时,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导电线芯表面,加上负载后,最大电场强度有向绝缘表面移动的趋势.尽管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能够满足以上电气性能要求,但是该材料没有很好的柔软性能。
所述的低烟无卤阻燃的隔氧层,主要机理在于在该材料中添加了金属水合物成分,遇高温即能够分解成金属氧化物和析出结晶水,金属氧化物分解后形成网状结构,对烟气有一定的吸附作用。而且析出的结晶水不但对烟粒起到明显的沉降作用,而且还具有较好的吸热效果。此外在燃烧过程中可以形成炭化结构,这种炭化结构在电缆的低烟、阻燃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吸热作用延迟电缆本身开始燃烧时的燃烧速度和急剧上升的时间,由于炭化结构的形成,从而阻碍了氧气的供给和可燃气体的流动,因而抵制了电缆的燃烧。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铝塑复合膜,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有效的均衡场强;可形成良好的电磁屏蔽,保证供电品质;还可以加强径向防水功能。
另外低烟无卤阻燃耐侯的护套,是产品具有阻燃、低烟无卤附加技术特性。
通过本实用新型结构技术方案设计而成的直流电缆,能够完全取代进口产品,不仅能够完全满足轨道交通用电缆的要求,更具有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等附加技术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体 2、云母带 3、绝缘 4、隔氧层 5、铝塑复合膜 6、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如图1所示的一种阻燃耐火低烟无卤直流电缆,包括导体1、绝缘2和护套6;在所述的导体1外依次绕包耐火云母带2和挤包乙丙橡胶绝缘3;在绝缘3外绕包低烟无卤阻燃的隔氧层4,隔氧层4外包覆铝塑复合膜5,最外层为低烟无卤阻燃耐侯的护套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60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自动分装机
- 下一篇:用于直埋管道施工的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