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电力电缆盘纤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8592.2 | 申请日: | 2008-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烨琦;何新刚;涂海川;裘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08 | 分类号: | H02G15/08;H02G15/10;G02B6/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336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力电缆 盘纤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电力电缆盘纤盒,当复合电力电缆抢修维护时,光缆部分在光纤熔接以后将光纤盘放在新型的盘纤盒中,有效保护光纤的熔接部分,属于电力电缆接续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复合电力电缆光缆部分进行接续时,首先对光缆两头分别做端头处理,处理完以后就进行光纤熔接,熔接后进行光纤盘放,用一般的盘纤盒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弊端,如盘纤盒内光纤杂乱无章,扭曲绞合的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两端光纤长度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就很难保证光纤的最小曲率半径,甚至还会难免出现夹纤的现象,难以保证传输质量和置纤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快盘纤速度,使用方便,又能保证盘纤质量的复合电力电缆盘纤盒。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复合电力电缆盘纤盒,包括壳体,端头套通过上哈复和下哈复固定在壳体的两端,光纤护管设于端头套里端内,热缩管通过密封膏设于端头套外端内,热缩管一端与光缆连接,另一端与光纤护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光纤限弯块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壳体的中间,盒盖固定销通过顶端螺纹固定在壳体内光纤限弯块的四角,壳体里的四个光纤导向块通过光纤导向块固定销固定在壳体内四角。
本实用新型在对光缆两头进行完端头处理后利用内六角螺钉连接到壳体上进行光纤熔接,熔接完后先对一边进行盘纤,套上塑料光纤隔膜片于盖板固定销上,每盘一圈分别套上光纤隔膜片,再在另外一边进行同样的相应操作,直到剩余光纤差不多容入光纤限弯块外圆外空间位置,根据实际长度将熔接点保护热缩管轻轻置入光纤限弯块的槽内,在有热缩管的槽内残余空间嵌入海绵,盖上压盖,轻轻拧紧四个沉头螺钉,最后在壳体端面槽内置入密封圈,盖上盒盖,拧紧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盘纤操作层次清晰,光纤间无相互干涉,光纤宽松,盘纤方便,保证盘纤质量,使操作者轻松省力,而且显著地提高了速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复合电力电缆盘纤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一种复合电力电缆盘纤盒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盘纤盒由光缆1、热缩管2、密封膏3、端头套4、壳体5、盒盖固定销6、光纤限位块7,光纤隔膜片8,光纤导向块11,光纤导向块固定销12、下哈复13和上哈复14组成。
端头套4通过上哈复14和下哈复13固定在壳体5的两端,光纤护管15安装在端头套4里端内,热缩管2通过密封膏3安装在端头套4外端内,热缩管2一端与光缆1连接,另一端与光纤护管15连接,光纤限弯块7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壳体5的中间,其间用密封圈在底面密封,盒盖固定销6通过顶端螺纹固定在壳体5内光纤限弯块7的四角,其间也用密封圈在底面密封,壳体里的四个光纤导向块11通过光纤导向块固定销12固定在壳体5内四角,其间用密封圈在底面密封。
在对光缆两头进行完端头处理后利用内六角螺钉连接到壳体5上进行光纤熔接,熔接完后先对一边进行盘纤,套上塑料光纤隔膜片8于盒盖固定销6上,每盘一圈分别套上光纤隔膜片8,再在另外一边进行同样的相应操作,直到剩余光纤差不多容入光纤限弯块7外圆外空间位置,根据实际长度将熔接点保护热缩管轻轻置入光纤限弯块7的槽内,在有热缩管的槽内残余空间嵌人海绵,盖上压盖,用螺丝刀轻轻拧紧四个沉头螺钉,最后在壳体5端面槽内置入密封圈,盖上盖板,拧紧内六角螺钉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8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