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7585.0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625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衡;陈德秋;刘乐;徐雪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6 | 分类号: | B65D55/06;B65D55/02;G06K19/07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无线 射频 识别 防伪 标签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涉及一种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
背景技术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市场产品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充分的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同时,仿造、假冒产品也大量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尤其对于一些知名品牌产品,一旦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将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些知名品牌产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及维护,需要有安全、有效的防伪及追踪保障措施。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技术,下同)由于其芯片的UID码全球唯一,信息稳定,仿制成本极高,可存储大量信息,并可简单的进行读写,可使消费者通过商家提供的专用识别装置方便的识别商品的身份,并可以用来实现商品流通中的全程跟踪。
在现有的技术中,已有将RFID标签应用于防伪瓶盖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往往存在如下缺点:有些方案采用注塑方式将RFID标签与防伪瓶盖整合,制造过程中标签所受环境温度往往会导致标签损坏,使得防伪瓶盖生产成本比较高,造成资源浪费。有些方案设计比较复杂的机构保证防伪瓶盖在被消费者开启时RFID标签遭到破坏,也面临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包括瓶盖主体、设置在所说的瓶盖主体上的开启路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所说的开启路径上下两侧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
所说的超声波焊接的具体方法,可参阅《特种焊接技术及应用》ISBN-7502548602/TH中公开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可以实现RFID防伪标签的防转移防重复使用功能,具有成品率高、制造成本低的特点,可保证产品可靠的防伪性能,即消费者在开瓶时一定会损坏RFID标签,使其失去重复使用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设有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的瓶盖,包括瓶盖主体1、设置在所说的瓶盖主体1上的开启路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波焊接固定连接所说的开启路径2上下两侧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3。
参见图2,所说的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3,包括防伪标签主体301、固定在所述防伪标签主体301上的无线射频识别天线302和固定在所述防伪标签主体301上的且与无线射频识别天线相连接的无线射频识别芯片303;
进一步参见图1,在所述的开启路径2处的防伪标签主体301上,设有撕裂切口304,以使所述瓶盖开启后,即可破坏无线射频识别防伪标签3、从而无法再次使用的目的;
进一步,超声波焊接的焊接位置305分布在防伪瓶盖的开启路径2的上下两侧和无线射频识别天线302的上下两侧;
进一步,所说的瓶盖主体1的材料为ABS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P或K树脂,由于超声波焊接工艺要求对焊的产品必须具有相当接近的熔点和相融性,因此,防伪标签主体301须采用与焊接对象化学物理性质相同或近似的材料制作,才能够保证焊接的强度,从而实现防伪瓶盖整体的防伪功能,因此,所述防伪标签主体301也为ABS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P或K树脂。
防伪标签主体301的厚度为5微米至20微米,其天线制造工艺可采用目前成熟的蚀刻工艺、导电油墨印刷工艺、溅射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7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