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5949.1 | 申请日: | 200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71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顾康;郭荣根;陈杰;范存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8/00;A61B1/07;F21W131/2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612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筒 式内镜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镜照明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作为建筑构件,具有吸音保温作用的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电子、纤维内镜在使用时,为了观察和获取所需的信息包括人体某部位的体征信息,需要有充足的光源。而目前传统的电子、纤维内镜使用的光源是外置式冷光源,这种冷光源大多数是采用卤素灵敏灯作为光源。冷光源的输出端口与内镜内光纤入口处之间由光缆连接,也就是把卤素灵敏灯发出的照明光通过光纤光缆导入到直管内窥镜的顶端。这种外置式冷光源为保证导入到内窥镜前端的光仍具有充足的照明,需要几百瓦的电源,因此功耗大,使用寿命受限制,大约只有500~1000小时左右,并且这种外置式冷光源体积大。
这种传统的电子、纤维内镜在使用时,还必须通过一系列元器件对光源进行过滤聚焦处理,将大量红外光成份滤掉才能保证是冷光源,因此成本较高,同时由于需要将冷光源与内镜组合在一起使用,冷光源与内镜内光纤接口处拖有一跟长长的笨重的光缆,造成使用上的极为不方便,所以传统的电子、纤维内镜不便于野外操作、不便于携带。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的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携带、价格便宜,弥补传统的电子、纤维内镜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大功率的LED照明模块,所述LED照明模块连接有LED发光二极管,所述LED照明模块通过LED模块底部的电池座连接有电池,所述壳体顶部与内镜的光纤导入口连接。
在所述LED发光二极管上方设有用于对LED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进行聚光、增加光源亮度的聚光镜,所述聚光镜通过聚光镜座固定在所述LED发光二极管上方。
为了防止LED发光二极管在工作时产生过高的温度影响所述LED照明模块的正常工作,在所述LED发光二极管与LED照明模块之间设有便于散热的散热板。
在所述LED照明模块上设有防止模块的电极短路的绝缘板,防止LED照明模块与电池连接时发生电极短路,影响整个装置的工作。
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壳体与所述内镜的光纤导入口连接,便于安装或者卸载。
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壳体内设置LED照明模块,通过LED照明模块连接LED发光二极管产生光源,由LED发光二极管上的聚光镜增加光源的亮度,设置在壳体顶端的连接件便于将所述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安装在内镜上或者从内镜上将所述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卸载下来,便于携带,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它包括一壳体1,在壳体1内设有大功率的LED照明模块2,LED照明模块2连接有LED发光二极管3,由LED照明模块2控制LED发光二极管3产生光源。
在LED照明模块2底部设有电池4,电池4通过电池座5固定在壳体1内,由电池4为LED照明模块2和LED发光二极管3的工作提供电源。
在LED发光二极管3上方设有用于对LED发光二极管3产生的光进行聚光、增加光源亮度的聚光镜6,聚光镜6通过聚光镜座7固定在LED发光二极管3上方,LED发光二极管3产生的光源通过聚光镜6增加亮度后传输到内镜8的光纤导入口81。
为了防止LED发光二极管3在工作时产生过高的温度影响LED照明模块2的正常工作,在LED发光二极管3与LED照明模块2之间设有便于散热的散热板31,保证LED发光二极管3工作在一个合适的温度区域中。
在LED照明模块2上设有绝缘板21,防止LED照明模块2与电池4连接时发生电极短路,影响整个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的工作。
在壳体1的顶部设有连接件11,直流电筒式内镜照明装置通过连接件11与内镜8连接在一起,设置在壳体1内的LED发光二极管3与内镜8的光纤导入口81相对应,将LED发光二极管3产生的光源导入到内镜8中。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被制作成电筒状,在壳体1的底部还设有按钮开关12,控制LED发光二极管3的点亮或熄灭,使操作更为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9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