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型自净化网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5203.0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20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和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和炜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90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态型 净化 网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水产养殖导致水 体富营养化的技术。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依据环境保护技术之一的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水生植物的生理 作用对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进行吸附、吸收、分解和转化以及水中微生物 通过好氧与厌氧消化对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的吸收、分解和转化,使水体 保持清洁。目前的网箱不具备对水体进行生态型自净化的功能,且部分网箱还 存在在水体流速过大导致网箱有效容积大量减少的弊病。
实用新型的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 一种能满足在进行养殖生产的同时对该区域水体进行生态型净化,且能在大流 速下保持网箱有效容积要求的网箱。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型自净化网箱包括网 箱框架、网衣、扣环、网绳和多层生物共栖系统,其特征在于:网绳上端沿网 箱框架四周均布,下端沿多层生物共栖系统底部的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所属的 平台四周均布,每根网绳的上下端对应连接在网箱框架和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 所属平台的扣点上。网衣通过扣环系于网绳上,网衣的上端系留在网箱框架上, 网衣从多层生物共栖系统的底部兜过,接近多层生物共栖系统底部沉浮式植物 栽培装置所属平台的网衣连接在多层生物共栖系统底部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所 属平台的扣点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态型自净化网箱,其特征在于:生态型自净化网箱设有 多层生物共栖系统,该系统至少为以下结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
1)浮式抗倒伏自稳定植物栽培容器;
2)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
3)包覆有纤维层的系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中的网衣所受的力通过网绳传递到刚性的网箱框架 和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所属平台上,因此网衣在流速较高的水中,不会发生网 衣包围的容积大大缩小的状况,且网衣不易破损。在多层生物共栖系统提供的 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和浮式抗倒伏自稳定植物栽培容器中栽培合适的水生植 物,多层生物共栖系统也提供了生长生物膜的载体,多种生物在网箱所包围的 空间内构成一个较合理的生态环境,用于消化水产养殖中过度投放的饲料和其 他营养成分,以避免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达到在进行水产养殖的同时净化水 体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附图是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 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 列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型自净化网箱包括网箱框架1、网绳 2、网衣3、扣环4和多层生物共栖系统5。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将多层生物共栖系统5中的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浮于网箱框架1所包围的 水面,将网衣3从多层生物共栖系统5的底部兜过,与多层生物共栖系统5底 部的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接近的部分网衣3连接在多层生物共栖系统5底部的 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所属平台上。将每根网绳5的下端一一对应地扣在沉浮式 植物栽培装置所属平台上,网绳的上端一一对应穿过已扣在网衣3上的扣环4, 然后将网绳5的上端一一对应地扣在网箱框架1上,将多层生物共栖系统5中 的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所属的空气管上部和注水管上部扣于网箱框架1上部并 高于水面。将相关植物幼苗移栽到多层生物共栖系统5中,然后通过注水管向 多层生物共栖系统5中的沉浮式植物栽培装置所属的平台中注水,直到沉浮式 植物栽培平台下降到相应的位置。更换植物或捕鱼时,通过注水管抽取沉浮式 植物栽培所属平台中的水,沉浮式植物栽培平台即可上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和炜,未经刘和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5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混合料冷拌工艺的泡沫沥青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饮料软包装容器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