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辅助触点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4455.1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86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铖 |
主分类号: | H01H71/46 | 分类号: | H01H71/46;H01H73/18;H01H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01800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辅助 触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类微动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辅助触点。
背景技术
随着电器自动化的普及和发展,电器类产品的用途愈加广泛。对于低压电器类的微动开关,断路器辅助触点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多,如地铁、车辆、铁路机车,炼钢、炼铁的控制设备等。
然而,纵观现有的断路器辅助触点,由于在结构设计上存在有一定的缺陷,致使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交直流负载能力低,使用寿命短,动作的可靠性差,产品加工成本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其壳体内大多未设置载流件和驱动件的隔断结构,驱动件的使用寿命直接受到了载流件的电弧热量影响,使转换弹簧片因过早地产生形变而失效,进而影响到产品的交直流负载能力;
2.由于传统产品驱动件中的推杆与推杆定位套均为金属制品,金属与金属之间的高频率摩擦,大大加剧了其相互滑动接触部位的磨损程度,直接影响了产品动作的可靠性;
3.由于传统产品的壳体大多采用的是基座+盖的设计,由两个模压件组合构成,因而增加了加工成本;
由于断路器辅助触点的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到整台设备如地铁等的正常运行,其所起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因此,业内人士急切盼望能有高质量的相应产品问世,以满足各个不同领域的客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断路器辅助触点,它具有可靠性高,交直流的分断能力强等特点,产品的直观性和美感明显增强,产品的加工成本大幅度降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辅助触点,包括壳体,设置在该壳体内的驱动件、载流件;所述的壳体为一透明的彩色塑料件;所述的驱动件包括推杆、推杆导向定位套、交直流转换弹簧片;所述的载流件包括接触桥,与接触桥的双触点相接触的常开双触头、常闭双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体为前后对称的半壳体构造,以过盈配合方式相互拼接为一体;拼接后的壳体内从左至右依次设有两个腔室,分别为驱动件腔室、载流件腔室,所述的驱动件、载流件对应设置在该两个腔室内,两个腔室之间对称设有与壳体一体成型的隔断结构;
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灭弧组件,该灭弧组件包括前后对称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与所述接触桥的双触点位置相对应的沉孔和嵌设在该沉孔内的磁性体。
上述的一种断路器辅助触点,其中,
所述的磁性体为磁铁。
所述的磁铁与沉孔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的隔断结构包括隔断筋板。
所述的推杆采用铜合金材料精密加工而成。
所述的推杆导向定位套采用高分子材料精密加工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根据金属与非金属相互接触其之间不会产生原子力的作用而却具有较低摩擦系数的原理,本实用新型将高分子材料导向装置与金属材质的推杆相互结合应用于断路器辅助触点驱动件的滑动部位,使零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大大降低。由于导向套的耐磨性极佳,推杆的摩擦系数较低,使推杆在断路器辅助触点动作时滑动更顺畅,定位更牢靠,寿命更长,可靠性更高。
2.本实用新型断路器辅助触点的壳体,采用沿其厚度中心对称的结构形式,由前后两个半壳体相互拼接,相比于传统的基座+盖的设计,减少了一个模压零件,使模压零件的批量更集中,有利于提高塑胶零件模压的生产批量,促进高效模具和设备的应用,有效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壳体内设置了两个腔室的隔断结构将载流件和驱动件相对隔离,有效地离了部分电弧热量,使转换弹簧片(铍青铜材质,抗应力松弛温度达230℃)周围的空气温度相对保持恒定,进而保证了转换弹簧片弹性的持久有效,使微动开关的交直流负载能力提高到接近小型继电器的等级,实现产品小型化和简单化,为全社会综合降耗,节约资源作贡献。
4.本实用新型还结合了永磁灭弧的设计,将4片方形永久磁铁过盈配合对称嵌入壳体外侧预留的方形沉孔中,结构紧凑,不增加零件,装配方便,在直流电路里可获得良好的磁吹灭弧效果,低成本地实现了小尺寸大负载的高性能指标。
5.本实用新型沿用的透明彩色壳体,大大增加了工业电器元件的美观程度,也使原来电器零件封闭在沉闷外壳里的传统设计理念被逐步打破,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直观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铖,未经刘伟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44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气缸盖首道孔系加工夹具
- 下一篇:中央空调末端设备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