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浓密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53975.0 | 申请日: | 2008-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43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彭镜泊;黄光洪;王跃刚;马士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卢 宏 |
地址: | 410001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浓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浓密机,特别是一种通过细粒物料的自重及添加絮凝剂,把较稀矿浆浓缩为较浓矿浆的高效浓密机。
背景技术
高效浓密机广泛用于矿山、化工、煤炭、冶炼,通过细粒物料的自重及添加絮凝剂,把较稀的矿浆浓缩为较浓的矿浆。在高效浓密机中,固体的浓集(脱水)过程可以分成四个区域:(1)清液区,(2)聚集沉降区或自由沉降区,(3)阻滞沉降区,(4)压缩区。现在常用的高效浓密机一般采用加水设施将水和矿浆同时送入进料管,再经进料管直接从中空的给料桶上部进入给料桶,这样整个高效浓密机的制造成本高,且矿浆和水直接从中间给料筒进入高效浓密机的池体中,矿浆未与絮凝剂充分混合,使得絮凝剂的用量增加,大量的矿浆进入清液区,而从溢流槽中排出,使高效浓密机的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高效浓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浓密机,包括池体、传动装置、耙架,该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耙架的耙架轴连接,该池体分为清液区、聚集沉降区或自由沉降区、阻滞沉降区、压缩区共四个区域,各个区域相互连通,且该池体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中间给料筒,该池体周边设有溢流堰,该池体的压缩区下部设出浆口,该中间给料筒中设有螺旋状的环形板,且该中间给料筒的底板下通过螺栓固定有环形底板,使底板与环形底板之间形成排料口,中间给料筒的一侧设有上下进料口,该进料口固定连接进料管。
所述进料管装设在所述池体的清液区中,且进料管管壁上设有若干进水孔。
所述进料管在靠近中间给料筒的一端分支,且分别与所述进料口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在中间给料筒中设置螺旋状的环形板,在进料管上开设进水孔,并将进料管设置在池体的清液区中,从中间给料筒的上下进料口切线给入矿浆,使得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另设的加水设施,从而节省了成本,同时使矿浆能与絮凝剂充分结合,节省了絮凝剂的用量,并加设环形底板,使矿浆从中间给料筒的底板与环形底板之间形成的排料口排出,使压缩区形成的平衡不被打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池体15、传动装置16、耙架13、溢流堰6、出浆口18,该传动装置16的输出轴与耙架13的耙架轴19连接,该池体15被分为清液区1、聚集沉降区或自由沉降区2、阻滞沉降区3、压缩区4共四个区域,各个区域相互连通,该池体15的清液区1周边设有溢流堰6,该池体15的压缩区4下部设有出浆口18,中间给料筒9固定安装在该池体15的中心位置,中间给料筒9中设置螺旋状的环形板10,中间给料筒9的底板上用若干螺栓11固定有环形底板12,使中间给料筒的底板与环形底板12之间形成排料口14,该排料口的大小可通过螺栓11调节,中间给料筒9的一侧设有上下两个进料口8,该进料口8固定连接进料管5,该中间给料筒9的盖板上设有絮凝剂入口(图中未示),该进料管5装设在池体15的清液区1中,且进料管5位于池体15内的管壁上设有若干进水孔7,进料管5在靠近中间给料筒9的一端分支,且分别与上下两个进料口8连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矿浆从进料管5进入,并与从进水孔7进入的清液(即水)混合,从而降低进料浓度,有利从中间给料筒9上的絮凝剂入口进入的絮凝剂分子链展开,达到絮凝剂与矿浆充分结合目的,以便矿料迅速沉降。与清液混合的矿浆从中间给料筒9的上下进料口8切线给入,絮凝剂采用多点,分段的方式从环形板10的中间给入,通过环形板10和传动装置带动的耙架轴19的搅拌,使矿浆产生旋涡,迅速与絮凝剂均匀混合,混合后的矿浆进入高效浓密机的阻滞沉降区3,使絮凝物很少破裂,避免了与自由沉降区2中向上的液体与沉降絮团之间直接接触和冲击,保证絮团的沉降速度。一部分矿浆重颗粒经中间给料筒9的底板,再经排料口14流入压缩区4,使矿料从中间给料筒9的周边排出,避免矿料直接冲击压缩区4,从而避免打破压缩区4的平衡。最后压缩区4的矿浆在耙架13的驱赶下,从出浆口18排出,清液则从溢流堰6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39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碳低硅的铝锰铁系合金
- 下一篇:保温性能好的建筑外墙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