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架轮胎式T型梁提运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3532.1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2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健球;伍灿良;高午;方东升;邹达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5/02 | 分类号: | B66C5/02;B66C13/04;B66D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 勇 |
地址: | 410015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型梁提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运车,特别是涉及一种门架轮胎式T型梁提运车。
背景技术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要使用一种跨度40m、120t重的混凝土T型桥梁,这种T型桥梁需要从预制场脱模后提升后移位转运到施工现场。目前对于120t重的混凝土T型桥梁必须用两台大型吊车抬吊装车,水平运输必须用专用大型平板运输车运输,施工现场作业面积要求较大,使用吊车、平板车作业面积要求较大,工程进场时需要修建较宽的专用设备进场用道,增加了设备使用费和工程成本,并且生产效率也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大吨位T型梁进行垂直提升和水平转运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廉、性能可靠的门架轮胎式T型梁提运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架轮胎式T型梁提运车,由前后两组龙门架提运车组成,每组龙门架提运车的龙门架由承重横梁和分别设在所述的承重横梁两端的二个三角支架组成,所述的二个三角支架分别安装在设有行走轮胎的车桥上,在所述的车桥上设有拖耳,在所述的龙门架上设有由卷扬机构、滑轮组和提升钢丝绳组成的提升装置,所述的前后两组龙门架提运车的车桥之间通过钢丝绳加串方向葫芦连接。
所述的卷扬机构为手拉葫芦。
所述的承重横梁与所述的三角支架之间、所述的三角支架与所述的车桥之间、所述的行走轮胎与所述的车桥之间采用螺栓可拆卸式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门架轮胎式T型梁提运车,将前后两组龙门架提运车跨进T型梁两端相应位置,将提升装置的动滑轮吊具与T型梁牢固连接后,第一步,进行垂直提升;第二步,牵引车拖把与前龙门架提运车接好;第三步,前后两组必须用钢丝绳在车桥拖把销轴上连成一体并加串手拉葫芦随时调节拖运方向。可用于跨度40m、120t重的混凝土T型桥梁预制场脱模垂直提升;横向、纵向移位;水平转运和喂送桥梁构件等。该提运车结构简单,装拆方便,采用了分部结构,螺栓连接,可现装现拆,不需大型起重设备安装,不需大吨位车辆运输,部件单个重仅3t,5t吊车就可装拆;自重轻,承载能力大,工作长度在10m~40m可任意调节;人力垂直提升,水平移动时可借助工地装载机、卷扬机、小型推土机,不需要专门配置动力机车,能耗小,造价低。由于该车采用分部结构,运输、安装方便,故施工条件适用性广,在道路崎岖陡峭、施工场地狭小等原因而无法进入大型起重运输设备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对大吨位T型梁进行垂直提升和水平转运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廉、性能可靠的门架轮胎式T型梁提运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由前龙门架提运车7和后龙门架提运车8两组组成,每组龙门架提运车的龙门架由承重横梁5和分别设在承重横梁5两端的二个三角支架6组成,二个三角支架6分别安装在设有四组八个行走轮胎12的车桥2上,在车桥2上设有拖耳16,承重横梁5与三角支架6之间、三角支架6与车桥2之间、行走轮胎12与车桥2之间采用螺栓可拆卸式连接,在承重横梁5上设有四组定滑轮组9和通过四根提升钢丝绳11连接的四组动滑轮组13,提升钢丝绳11通过四个十吨的手拉葫芦10连接在承重横梁5,前后两组龙门架提运车的车桥2之间通过钢丝绳4加串手拉方向葫芦3连接。
参见图1和图2,该车出厂或转运进场必须对其部件组合连接法兰进行相应编号、清点,以确保安装方便无误。先将四个支架安装在四个车桥体上,并按横梁尺寸确定其距离,再吊安上支重横梁。用吊车或千斤顶将整个门架升高0.55m并加垫支固,最后安装车轮胎组合件,并紧固轮胎螺丝。为了运输安全方便,在转移工地时只需将轮胎、支架、承重横梁拆除连接螺栓解体,车桥、轮毂应保持整体。安装过程应检查调整支架与承重横梁的垂直度、承重梁与车桥梁的垂直度及拖把耳的水平宽度。
使用前应检查门架各法兰板螺栓紧固情况;穿安钢丝绳并按规范检查安全可靠性;绳与滑轮的走向是否正确并对各轮轴加注黄油,确保工作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35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发动机尾气净化器
- 下一篇:井口防反扭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