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解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51777.0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梁洞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罗达(佛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B01J19/12;B01F1/00;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消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微波消解仪,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借助于微波加热使难溶物质在压力下进行化学消化分解的耐压容器,属于实验室化学方法的专用仪器。
背景技术
化学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分析化学家长期的努力,所出现的现有技术,至今没有为化学分析行业普遍所接受。当今现有的技术中,利用微波炉和压力消解罐组合使用消解样品,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新技术。例如上海某微波应用技术研究所的专利(ZL942394143)光纤压力自控密闭微波消解系统。这消解系统是一种小型压力罐和改装了的家用微波炉组合在一起。这种压力罐,双层结构,外层是工程塑料,内层是聚四氟乙烯(以下称PTFE)内胆,带有密封垫。样品和酸性试剂置入罐内,靠微波加热使密封罐内增压达到消解样品的目的。它最大的优势是速度快,20分钟左右结束样品消解全过程,但它的致命缺陷在于,数分钟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罐内的容积仅有50毫升,能量不能释放,易产生超高压现象,高温高压引起PTFE内胆变形,密封垫崩裂,严重时会引起爆炸。同时由于压力消解罐在微波炉内的位置不同,所吸收的能量不同,分析结果重现性较差。所以不易推广,十多年来也未能普及,国内外此类产品亦是如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微波可均匀分布在带自转轮转盘架上,并增设防护盖,从而达到使用方便,能量吸收均匀,性能安全可靠的消解仪。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消解仪分上下两部分,包括上部的内腔、防护盖、高压密闭消解罐、传感器、淋降清洗装置、蜂窝式通流降温装置、自动升降结构和带自转轮转盘架;下部的微波发射系统、温度及压力双重控制设备系统、压力传感器探测装置、消解旋转装置、炉腔排气系统和仪表控制系统。所述内腔是一圆形的腔体,即为压力容器,按国际钢制压力容器设计,圆形的腔体能提高抗爆能力。它是双层结构,外层是钢制结构,内层是PTFE材料喷涂成型的内胆做防腐衬里,所述消解罐外罐是由高强度工程塑料做保温层,兼有承压功能,消解罐内罐可采用陶瓷或石英材料,密封盖采用金属结构,可增加耐温耐压能力,消解罐还设有防爆膜和防爆压力阀两重泄压装置。带自转轮转盘架以竖卧式放置在圆形内腔上,所述消解罐可通过带自转轮转盘架在圆形内腔360度转动,能量吸收均匀,从而达到消解样品的目的;所述防护盖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防爆压盖横梁、防爆顶盖和自动释放压力的防爆减压反射板,三重安全保护装置,解决消解仪的安全工作问题。所述自动升降结构由步进马达、四向滑动门轴、自动升降总承和自动转轴总承构成,与防爆压盖横梁一端连接固定,从而构成全自动旋转开合装置;所述波发射系统中的波导为直角梯形耦合口,有两个斜面,两个扩散凸包,能使微波发射效率更高,更均匀,有利于减少微波泄漏。
本实用新型以防护盖与内腔机械边配合达到密封状态。
所述防护盖为三重安全保护装置,从上至下依次设有防爆压盖横梁、防爆顶盖和自动释放压力的防爆减压反射板,顶盖与防爆压减反射板之间有弹簧缓冲装置,弹簧缓冲装置为减压反射板自动释放压力提供重要保证。
本实用新型传感器可为中红外传感器或IRDA传感器,实现非接触方式测量消解罐内部的温度。
所述微波发射系统中的微波导向器为直角梯形耦合口,有两个斜面,两个扩散凸包。
所述蜂窝式通流降温装置与淋降清洗装置相结合,以风冷和喷水或水浴冷却消解罐相结合形成一完整、系统和高效的双重冷却系统,从而提高样品通量。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高压密闭消解罐可通过转盘架在圆形内腔360度转动,充分利用了微波能量,高压密闭消解罐里的样品在消解条件一致的密闭圆形内腔环境下,直接暴露在微波辐射场中,接受能量均匀,性能稳定。三重保护装置有力保证消解仪的安全操作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微波消解仪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波消解仪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中:
1防爆压盖横梁 2防爆顶盖 3防爆减压反射板
4带自转轮转盘架 5IRDA传感器 6a磁控管
6b微波导向器 7定位器 8淋降清洗装置
9左侧板 10电子锁装置 11前饰板
12电子板(1#) 13底座盘 14马达板
15电源板 16消解旋转装置 17风扇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罗达(佛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奥罗达(佛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51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