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摩靠垫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9882.0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9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梁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耀文 |
主分类号: | A61H7/00 | 分类号: | A61H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庆耀 |
地址: | 518108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摩 靠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按摩装置技术领域,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按摩靠垫。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人体背部上下行走揉捏按摩靠垫,只能对人体背部进行揉捏和指压按摩,并且只是直线上下来回移动进行按摩,不能满足对接受按摩者同时按摩其它部位的多种需求,从而使他们失去兴趣。
特别是对接受接摩者的肩部进行按摩之际,假如按摩头不向前方伸出,就难以进行肩部的指压和揉捏按摩,即使把按摩行程做长至肩部,按摩头还是不能够按摩到肩部。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垫,符合人体背部S型曲线,按摩机构无论按摩到对接受按摩者背部的哪个部位,按摩头都能贴近对接受按摩者的背部,对接受按摩者实行舒适的按摩背部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能对按受按摩者肩部进行高效按摩。
针对人体背部中最需要按摩的腰部,特设置一个按摩单元,有针对性地对人体腰部实行舒适按摩。
尽管有很多具有揉捏和指压等多种按摩功能的按摩器被推荐出来,但通常都是结构复杂的驱动系统或者多种功能的控制系统,因此都是大而贵的产品。
目前的开发专长主要针对以上的情况来进行,目标是能开发出不仅具有揉捏按摩作用,还具备其它按摩功能且结构较简单,并能够对按受按摩者从颈部、肩部、背部按摩,腰部定点按摩的按摩靠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按摩靠垫。该按摩靠垫主要用于人体从颈部、肩部至背部上下来回移动按摩,以及腰部定点揉捏按摩的按摩靠垫。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的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按摩靠垫,其具备:配置有S型导轨的靠背10,11;该靠背10、11内设有两个按摩单元A、B,上段设有一个可以上下来回移动的按摩单元A,下段设有一个可以定点按摩的按摩单元B;
其中:
在按摩单元A内设有揉捏机构和行走机构,揉捏机构设有揉捏电机6,揉捏蜗杆7a,一对揉捏蜗轮8、8,揉捏蜗轮8、8上固连有小齿9、9,揉捏齿轮13、13,按摩座3、3,两组按摩头。
揉捏电机6安装在按摩单元A上、下基座21、20内,揉捏蜗杆7a固结在揉捏电机6输出轴上,揉捏蜗杆7a驱动其左右揉捏蜗轮8、8,揉捏蜗轮8、8以揉捏轴12、12为旋转中心转动,揉捏蜗轮8、8上固连的小齿轮9、9与揉捏齿轮13、13啮合,揉捏齿轮13、13驱动其外端上的按摩座3、3,与按摩座3、3固连的大小按摩头1、1、2、2随揉捏齿轮13、13一起转动,从而实现对按受按摩者背部众多部位进行揉捏按摩的动作。
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左侧的揉捏蜗轮8与行走小蜗轮14啮合,行走小蜗轮14上端固连的蜗杆7b以轴15为旋转中心转动,蜗杆7b驱动与其啮合的小蜗轮16,小蜗轮16固结在行走轴17上,行走轴17贯穿按摩单元A,一对行走齿轮18、18固结在行走轴17上成左右对称,与行走轴17平行设置的一对转轴22、22固结在按摩单元A基座21、20上,突出于按摩基座。支撑行走齿轮18、18的行走轴17,突出于按摩单元A基座21、20而设置的4个滚轮19a、19a、19b、19b,沿靠背10、11的长方向配置沿上下方向平行延伸的左右导轨40、40,各导轨40、40的断面形状为横U字型状,从侧面看成S形,相对而置。在导轨40、40的内侧与按摩单元A之间固有S型齿条4、4,在导轨上可以自由升降安装按摩单元A。行走齿轮18、18与靠背下壳11固连的齿条17、17啮合,这样行走齿轮的转动就转变为沿齿条方向的S型曲线运动,从而驱动按摩单元A对接受按摩者从颈部、肩部至背部S型曲线按摩。实现仿真人手按摩的移动方式.达到人手在众多部位来回进行指压和或者揉按摩的功效。
在按摩单元B内设有揉捏机构,其中揉捏机构设有揉捏电机24,揉捏蜗杆7c,
一对揉捏小蜗轮25、25和一对揉捏大蜗轮27、27,揉捏大蜗轮27、27上固有小齿28、28,一对揉捏齿轮13、13,两组按摩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耀文,未经梁耀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9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