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标签码块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7570.6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56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栗新;胡光耀;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共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1Q7/00;H01Q7/06;H01F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焕军 |
地址: | 519085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物件身份识别的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因其特别的全球唯一身份码值特性及可采用无源方案等极为方便实施模式而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标签通常由标签天线、标签电路和封装构成,封装完成后才称为电子标签码头或码块,电子标签分为有芯片电子标签(如IC型电子标签)和无芯片电子标签(如SAW射频标签)两大类。电子标签应用主流是有芯片电子标签(IC型电子标签),其标签电路大部分已经集成为IC来降低成本,其中又以被动型(无源型)使用最为普遍。SAW射频标签因其逐渐降低成本和高环境适应性也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当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有标签天线,这个标签天线用于同阅读器的天线形成耦合来传递标签电路上包含的身份信息信号。
一般应用是IC同标签天线线圈电连接后直接封装在卡内(如身份卡)或封装在一个方便系挂或固定的小巧的片状或块状保护外壳内,比如门禁系统的考勤卡就是直接封装卡内,整体成薄片状,而常用的门禁电子钥匙就是封装在片状块内以方便系挂使用,又比如在电力系统的微机防误领域也大量使用,其一般是将电子标签封装固定在一个条状的块内,这个电子标签码块可方便固定在需要进行电子身份识别的产品上,比如固定在各类锁体上。
如图1所示的电子标签码块2由标签天线21及标签电路22构成,并且通过保护封装24来获得实用的状态,阅读器1由天线线圈11及阅读器处理电路12构成。天线线圈11与标签天线21形成耦合关系来传递信号。
如图2所示是普通卡类电子标签,该电子标签利用卡状材料3直接将电子标签码块2封装成型,整体呈薄片状,适合于做成勤卡类。
图3是将现有电子标签码块2应用于杆状物件30上的实例。封装好的薄药丸状的电子标签码块2通过一个保护底壳32及保护盖板31形成一个块状结构,在保护底壳32上设置固定孔321,以方便将电子标签码块2固定到需要进行电子标签管理的物件30上。
如图3所示的技术方案,因电子标签码块2形状无法同杆类物件30吻合,只能安装在杆类物件30的一侧,这限制了杆状物件30圆周向的回转使用。也就是说,杆状物件30使用时一定要周向定位,这将使其使用不便。
现有这些电子标签的实施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天线自身绕制或者连同实心的磁芯绕制成饼状,而后再连同标签电路和封装构成片状或块状的电子标签码块,电子标签码块应用时附着固定在需进行电子标签管理的物件的一侧。因电子标签的应用实际上是需要被系统的读头装置所读取的,对于现有技术方案这就造成这样的后果:在准备读取时,安装有电子标签码块的物件要将电子标签天线这一面与系统的读头装置的天线线圈以相对平动的运动模式位移到一个较近距离来完成读取识别过程。这无疑使得需要进行电子标签管理的物件的结构和使用模式受到限制,带来很多不便,对于某些物件对象,甚至带来使用的安全隐患。比如需要在圆周面设置电子标签码块的杆类物件,若使用前述技术的电子标签码块,为了要让杆类物件可靠被读取,一定需要设置周向约束结构,让该杆类物件固定朝向某一方向才能使其上的电子标签码块被读头机构读取。这给杆类物件的使用及管理带来不便,同时,这样的杆类物件的结构也不够紧凑,使用也不够方便。
又比如电力线统微机防误领域的临时接地线插头,电力场站用户现代化数字管理的需要,要求我们对每根临时接地线赋予一个电子身份来进行管理,无疑采用无源的电子标签来作ID码相对来说是最佳选择,但作为临时接地线,其使用时可能会在其线缆上产生高达几十甚至几百安培的瞬时大电流,对于前述方案若将电子标签固定在电缆一侧,则瞬时大电流产生的电磁场对于依靠IC和天线线圈构成的电子标签是很容易损坏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环状电子标签码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子标签码块,包括
电子标签本体,其包括标签天线和标签电路,所述标签天线和标签电路电连接,所述标签天线为缠绕的线圈;
保护封装,所述电子标签本体由保护封装包围;
其中,
标签天线的线圈呈环状,保护封装也为环状。
所述线圈沿轴向螺旋绕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共创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共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互感器环氧管法兰安装调置工装
- 下一篇:可调温的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