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式机箱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7211.0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彬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H05K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 机箱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活动式机箱结构,尤指一种可滑动地改变机箱体积,便于以较小的体积进行搬运仓储作业,并依照使用者的需要来增加机箱体积,用以装配电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
背景技术
按,电脑机壳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主要系用来收纳电脑主机以及相关电脑外设设备。一般的做法是将电脑主机以及相关电脑外设设备固定安装于电脑机壳里,目的即在保护电脑主机运作时,能在安全地,不被外界任意碰撞干扰。也因此,电脑机壳必须为一整体坚固的密封体,而能将电脑主机封设于中,保持密封;又由于电脑主机于运作时,将会产生高热能,而当电脑主机所发出的热能高于电脑主机的工作温度时,将使电脑主机因过热而当机,严重时更会导致昂贵的电脑主机损毁,因此密闭的电脑机壳必须装设风扇等设备以及保留适当空间,以利于装配电脑主机运作时,能与外界的冷空气做热交换与对流,将电脑主机所发出的热能排出,以使电脑主机维持正常工作温度。基于上述原因,电脑机壳往往占据庞大的体积。
电脑机壳由出货到上架直至消费者选购,再搬运回家组装。期间,电脑机壳往往经历漫长的运输、闲置储存流程。由于电脑机壳虽为为中空壳体,却拥有庞大的体积,载运上十分站具有限的运输工具空间,徒使得物流运输的成本高昂,无法有效的降低物流成本;尤其在高油价时代的今日,更造成燃料的浪费。
且闲置储存时,电脑机壳庞大的体积也占用了有限的仓储空间,提高厂商的仓储成本;甚至造成消费者选购后,搬运上的困扰。
又,上述电脑机壳由于体积尺寸固定,当使用的所选配的为准系统电脑主机,要升级增加较多电脑外设设备时,往往必须更换较大尺寸的电脑机壳,而旧的电脑机壳虽未损坏,却仍面临无用而必须弃置的问题;显见电脑机壳与电脑主机的搭配不灵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之缺失,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式机箱结构,可滑动地改变机箱体积,便于以较小的体积进行搬运仓储作业,并依照使用者的需要来增加机箱体积,用以装配电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
为实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动式机箱结构,包括一第一箱体,该第一箱体内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该第一箱体自该第一容纳空间至少一侧开设有一第一通孔,该第一箱体设有至少一第一滑动部;一第二箱体对应容设上述第一容纳空间,该第二箱体内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该第二箱体自该第二容纳空间至少一侧开设有一第二通孔对应连通上述第一通孔,该第二箱体设有至少一第二滑动部滑动地对应上述第一滑动部;藉使该第二箱体沿上述第一滑动部,相对上述第一容纳空间进行滑动。
该第一箱体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设有至少一该第一滑动部,该第二箱体表面对应设有至少一该第二滑动部。
该第一箱体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之顶、底两侧分别设有至少一该第一滑动部,该第二箱体之顶、底两侧表面分别对应设有至少一该第二滑动部。
该第一滑动部为一内轨,以及该第二滑动部为一对应之外轨。
该第一箱体系由一第一前板、一第一后板、一第一顶板、一第一底板、一第一左侧板以及一第一右侧板相接成之六面封合体,并于该第一前板开设有该第一通孔。
该第二箱体系由一第二前板、一第二顶板、一第二底板、一第二左侧板以及一第二右侧板相接成,且于后侧形成该第二通孔之五面封合体。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可藉由该第二箱体沿上述第一滑动部,相对上述第一容纳空间滑动,使该第二箱体收纳入该第一容纳空间,从而缩小整体机箱的体积,便于搬运收纳;当使用者欲装配电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同样可藉由该第二箱体沿上述第一滑动部,相对上述第一容纳空间滑动,来带动该第二箱体退离该第一容纳空间,使该第一容纳空间与该第二容纳空间接合成一装配空间,提供脑主机以及相关零组件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箱体之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箱体之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立体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组装之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滑动状态之局部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第一箱体 11、第一前板
111、第一通孔 12、第一后板
13、第一顶板 14、第一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彬,未经李振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7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