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标示握笔位置的铅笔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6986.6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4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乐凡 |
主分类号: | B43L23/08 | 分类号: | B43L23/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勐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示 位置 铅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特别是铅笔刨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铅笔刨都不具有在铅笔上标示正确握笔位置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标示握笔位置的铅笔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可标示握笔位置的铅笔刨,包括用于切削铅笔的主刀片,特别地,在铅笔刨上连接有可在铅笔的笔杆上刻出刀痕的副刀片,所述副刀片位于主刀片的前方,使得副刀片在铅笔上刻出的刀痕可覆盖铅笔笔杆上的距离笔尖3.3厘米的位置。所述刀痕起到在铅笔上标示正确握笔位置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扩展了铅笔刨的功能,有助于学生自觉掌握正确的握笔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铅笔上刻出的刀痕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铅笔刨包括一块用于切削铅笔的主刀片1。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铅笔刨上还连接有副刀片2。副刀片的刀架3可粘结在铅笔刨的壳体上,或者与铅笔刨的壳体整体成型。副刀片2位于主刀片1的前方,而且刀刃对着铅笔的笔杆4,可在笔杆4上刻出刀痕。参见图2,副刀片在铅笔上刻出的刀痕(网格线所示)可将铅笔笔杆上的距离笔尖L=3.3厘米的位置包含于刀痕宽度W的覆盖范围内。刀痕宽度W主要是源于铅笔在切削过程中一边旋转一边前进造成的。由于正确握笔位置所要求的“距离笔尖3.3厘米”本身就是一个大概数,所以刀痕具有一定的宽度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乐凡,未经王乐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9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