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6639.3 | 申请日: | 2008-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39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军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4132广东省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 ||
所属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以及电池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电池大都采用锂离子技术,而锂电池通常有500次左右的充电 寿命,可是手机在通话时对电池电流的要求很高,大部分手机电池在充电200 多次时,其电能就不能满足手机的使用需要,因而被提前丢弃,但是这种退休的 手机电池对于使用五号电池的电器来说,仍然是十分难得的高档的充电电池而 且还可以继续使用手机充电器;可惜的是众多的手机电池当中,在形状大小、 电压高低、电路触点的布局上都没有一款能够符合五号电池电器的电池仓的使 用需要,因而无法在五号电池电器上使用,造成在手机、数码相机等高档电器 上退休的电能性能仍然很高又无须另买充电器的锂电池被过早地废弃,既浪费 资源也无利于环保。为减少和避免这种提前废弃的浪费,所以很有必要研制一 种多用型手机电池,让现今社会日淘汰量巨大的、涉嫌过早废弃的手机电池变 成不用买充电器也不用花钱的充电电池,避免有用资源极大地浪费,造福全人 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 有的手机电池应用领域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电池设计方法,使手机电池既能 在原来的手机上使用,又能在现有的使用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 7号等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直接进行供电工作。所述“现有的”表示专利申请 时存在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 长度近似于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 电池的一节的长度,宽度近似于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 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或多节并排的宽度,厚度是近似于现有的常见的 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的一节的厚度;电路 触点的布局与使用现有的常见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 中某款电池的一节或多节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部——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 正负两个电路触点的布局相对应,其中正极电路触点必须参照现有的常见的圆 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正极触点设计——在大 圆柱体上还有一个短小的圆柱体向外伸出,负极电路触点必须参照现有的常见 的圆柱型1号、2号、3号、5号、7号电池等其中某款电池负极触点设计—— 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触点。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手机电池应用领 域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能在手机上使用,又能在现有的使用常见的圆柱型1 号、2号、3号、5号、7号等电池的电器的电池仓内直接进行供电工作方形电 池,让现今社会日淘汰量巨大的、涉嫌过早废弃的手机电池变成不用买充电器 也不用花钱的充电电池,避免了有用资源极大地浪费,造福全人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形式的结构简图(这里以一种既能手机上使用,又 能在两节五号电池电器的电池仓内直接进行供电工作的方形电池为例)
如图所示:图中1表示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2表示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 的电器的电池仓、3表示能伸缩的正极触点、4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正极触点、 5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检测触点、6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负极触点、7表示 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负极触点、8表示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 器电路板的正极触点、9表示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负极触点、10 表示串联两节五号电池的金属构件。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形式:
如图所示:图中1表示本实用新型方形电池、2表示两节五号电池并排使用 的电器的电池仓、3表示能伸缩的正极触点、4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正极触点、 5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检测触点、6表示对接手机电池仓的负极触点、7表示 比电池正极电路触点面积稍大的平底负极触点、8表示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 器电路板的正极触点、9表示电器电池仓内电能输入电器电路板的负极触点、10 表示串联两节五号电池的金属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军,未经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