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用地下连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6623.2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聂众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00 | 分类号: | F28F1/00;F24J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28303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源热泵空 调用 地下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空调配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地热空调地下连接头的改进结构。
技术背景
地源热泵空调是根据地下百米深度温度恒定在13-18℃的原理,通过埋于地下的管道中的水与大地土壤进行能量交换,经泵驱动循环,通过室内热交换器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由于其节能的作用,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的地源热泵空调,埋于地下的管路转弯常见的有两种:
一种采用两个90°弯头焊接连接成U型件,其缺点是焊接过程中焊接口内孔易堵塞,制作的U型件重量不足,不易通过自重下到地下,往往要借助铁叉,而通过铁叉插入则容易损坏管道。
另一种是如中国专利号200620107094.3所公开的结构,采用上、中、下管座依次连接组成,上管座中的直通孔与连接中管座中的连通槽焊接组成了“U”型件,其虽然解决了第一种结构所存在的问题,但其焊接过程中也产生有翻边,造成了水头损失和阻流现象。
同时以上两种地下连接头在与管材连接过程中,都必须采用套筒连接,增加了成本,也加重了施工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施工、防阻塞、连接可靠的地源热泵空调用地下连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用地下连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接头主体上端设有U型通道,下端设有重物,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所述U型通道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U型通道通过注塑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U型通道采用直接注塑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的U型通道通过焊接成型所造成的水头损失和阻流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U型通道设有电热熔承口。管道可直接套进该电热熔承口里,并通过电热熔的方式使该承口与管道熔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熔承口处设置有发热丝。通过对该发热丝通电,就可以发热熔接承口与管道。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发热丝的电热熔承口处的口径较U型通道的其它部位的口径大。所以管道比较容易套置在承口里,且通过承口处设置较大口径,使得管道套接后,管道与U型通道之间的连通口径吻合。
所述U型通道的一侧设有缺口,还设置有紧密堵住缺口的第一堵头。
所述接头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盲口,所述重物放置在盲口里,并设有紧密堵住盲口的第二堵头。
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均与接头主体焊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成型U型通道,有效克服了水头损失和阻流问题,另外管道直接与电热熔承口连接,不需要借助套筒进行连接,既节约了成本,也方便了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为地源热泵空调地下连接头结构,包括主体形状如“F”型连通器,该连通器的上端设有U型通道,其包括主体3,主体3的两端为电熔连接承口1,承口1处设有发热丝11,主体3用堵头2焊接密封,形成“U”型连通器。
主体3的下端设有盲口,利用盲口入重力块4,再利用堵头5焊接封口。
至此,本实用新型作为地源热泵空调的连接头,通过一体成型U型通道,有效克服了水头损失和阻流问题,另外管道直接与电热熔承口连接,不需要借助套筒进行连接,既节约了成本,也方便了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6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老化线路自动切断装置
- 下一篇:导线接续管过滑车用多关节可弯曲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