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咖啡机的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6415.2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81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温景淡;林锦如;陈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咖啡机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咖啡机,特别是一种压力咖啡机的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过滤咖啡的双层滤网由滤网杯和滤网内层构成,滤网内层紧配在滤网杯的里面,咖啡经过滤网后打击在咖啡挡片上来产生泡沫。这种传统的过滤装置产生的泡沫稀少、不够细腻。中国专利号ZL200620008271.2中公开了一种咖啡机小孔发泡装置,包括发泡嘴,咖啡通道,O形密封圈,过滤片,过滤杯,过滤杯内腔,咖啡出口,夹层,过孔,咖啡分流器,咖啡挡板,其特征在于:发泡嘴位于过滤杯的底部,过滤片由螺钉联结将密封圈压紧在过滤杯的底面,在过滤杯内腔中放置有各种咖啡饼或咖啡粉,并形成酿造腔,在夹层中通过过滤片过滤杯内腔的咖啡液,夹层中的带压力的咖啡液通过发泡嘴的过孔产生喷射状的咖啡液,咖啡出口处设置有咖啡挡板,咖啡挡板下方设有咖啡分流器,咖啡分流器带有分流孔。发泡嘴下方留有过孔,过孔连接一咖啡通道,咖啡通道一侧通向咖啡出口,在咖啡过滤杯下方的侧壁上设有挡板,所述咖啡出口朝向挡板。咖啡分流器边沿上翘,其中部低点设有分流孔。该结构的咖啡机冲泡出的咖啡是通过急速打击咖啡挡板来产生泡沫的,其泡沫仍然稀少、不够细腻、口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冲泡出的咖啡泡沫丰富细腻的压力咖啡机的过滤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压力咖啡机的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其结构特征是过滤器包括依次设置的限流圈和/或过滤器前盖、咖啡过滤网及过滤器后盖,以使咖啡产生细小泡沫。
所述过滤器还包括有密封圈、过滤片、滤网杯,过滤片和过滤器前盖外围通过密封圈包裹,并设置在滤网杯内,滤网杯底部开放,对应过滤器前盖设置有内翻边,过滤片设置在过滤器前盖上方,过滤器前盖底部穿出滤网杯通过螺钉与过滤器后盖固定连接;过滤器前盖和过滤器后盖分别设置有前盖中心孔和后盖中心孔,咖啡过滤网设置在后盖中心孔内。
所述咖啡过滤网设置有一至六层,过滤器后盖的后盖中心孔设置有承托咖啡过滤网的台阶,台阶侧面设置有入气孔,台阶与过滤器前盖之间形成有气液混合腔,其中,过滤器后盖呈碟状,外围向后盖中心孔倾斜。
所述入气孔高于咖啡过滤网上表面。
所述过滤器前盖呈碟状,外围向前盖中心孔倾斜,上表面设置有支撑凸筋;前盖中心孔为细小的限流孔,或为台阶孔,孔内设置有限流圈,限流圈中心设置有限流小孔。
所述过滤器前盖底面的前盖中心孔外围对应后盖中心孔延伸出压脚,咖啡过滤网压接在后盖中心孔的台阶面与压脚之间。
所述密封圈呈环状,内壁设置有环形凹槽,过滤片和过滤器前盖边缘压紧连接在环形凹槽内,密封圈外侧面和底面分别与滤网杯的内壁和内翻边密封连接。
所述过滤片承接在过滤器前盖的边缘和支撑凸筋上,表面均布设置有若干细孔,细孔孔径为0.3~1mm,小于或等于限流小孔孔径。
所述滤网杯顶面设置有外翻边,与高压漏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咖啡液经过过滤片过滤后,通过限流圈的限流小孔形成一股急速水流射出,击打在四层过滤网上,通过与空气混合,产生大量细腻的泡沫。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冲出咖啡泡沫丰富细腻,口感倍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