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增氧双排污优质养鱼池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46145.5 | 申请日: | 2008-04-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48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 发明(设计)人: | 金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发强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麟毓 |
| 地址: | 51003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增氧双 排污 优质 养鱼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鱼池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增氧双排污优质养鱼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优质鱼池,其平面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鱼池的底部采用圆锥体,利用池水的旋流,使鱼粪和其他废物集中于锥底后,再由底部排污管排出池外,其增氧方式则是采用从池面注入高溶解氧的清洁水。这种方法尽管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池底只有一个排污口,而池水在夹带着鱼粪的流动过程中,除产生一定程度的聚集作用外,同时在水流紊动中也会把聚集物质(鱼粪等)再冲散而重新溶于水中,污染池水,此外,较轻的上浮废物长时间停留在池水的上部,也增加了池水的污染,恶化了水的环境,影响鱼的生产量和质量。再者,由于这种鱼池的建筑结构所限,势必造成土地利用率的下降和建造费用的增加,因而不利于应用和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把鱼池表面上大部分的鱼粪和废物浮渣收集排除掉,又可把池底的鱼粪及废物排除掉;既可以在鱼池表底进水时增氧,又同时可用压力气泵在池底的水中增氧(空气)的双增氧双排污优质养鱼池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的方式实现的:一种双增氧双排污优质养鱼池装置,包括一个方形或圆形的鱼池,其特征是鱼池的底部为平底形,池外有一条压力无害水进水管,把水压入鱼池水面上的上进水管和池底的下进水管内,上进水管上装有不少于一个的水面负压式增氧射流器,下进水管上也装有不少于一个负压式增氧射流器和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的多孔气水头,池外还有一个压力式气泵把空气(氧气)从池底压入一条送气管和不少于一个的多孔气头内以完成双增氧任务,鱼池内的水面有一个集污口,集污口连接有一条下排污管和总排污管,把上浮于水面的浮渣和废物排出池外,鱼池的底部有一条多孔集污管和底排污管,多孔集污管和底排污管与总排污管相连接,把池底的鱼粪等废物排出池外。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无害水经过加压进入水管中,并分别经过水面负压式增氧射流器和池底负压式增氧射流器增氧后,从水面、池底的多孔气水头流入鱼池中,同时,压力式气泵也把压缩空气(氧)通过平底鱼池底部的多孔气头,由下往上送入池中,这样的双增氧方式可保持池水有充足的溶解氧,在排污方面,则通过水面集污口、上、下排污管和排污总管,把上浮于水面和下沉于水底的鱼粪等废物排出池外,从而使养鱼的池水始终保持洁净。
本实用新型具有投资少、土地利用率高,水质含氧量高,池水清洁,给鱼类养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因而单位面积的鱼产量高,所饲养出来的鱼类肉质鲜美、嫩滑,无公害、鱼肉无泥味、无异味和腥味,实为桌上之佳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负压式增氧射流器示意图。
图中:1—水面负压增氧射流器 2—平底鱼池
3—压力无害水进水管 4—压力式气泵
5—多孔气头 6—多孔气水头
7—多孔集污管 8—水面集污口
10—下排污管 11—送气管
12—总排污管 13—池底负压式增氧射流器
14—射嘴 15—接收口
16—进气口 17—底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双增氧双排污优质养鱼池装置,包括一个方形或圆形的鱼池2,其特征是鱼池2是一个平底鱼池,鱼池外有一条压力无害水进水管3,鱼池的水面上有一条装有不少于一个的水面负压式增氧射流器1的上进水管,鱼池的底部有一条装有不少于一个的池底负压式增氧射流器13的下进水管,压力无害水进水管3的出水口分别与上进水管和下进水管相连接,下进水管的出水口还与不少于一个的多孔气水头6相连接,鱼池2的外部还有一个压力式气泵4,鱼池内还有一条送气管11,压力式气泵4与送气管11相连接,送气管的出气口连接有不少于一个的多孔气头5,鱼池的水面有一个水面集污口8,水面集污口连接有一条下排污管10和总排污管12,鱼池的底部有一条多孔集污管7和底部排污管17与总排污管12相连接,所述的负压式增氧射流器1和13内有一个射嘴14和一个接收管15、进气口16,射嘴14的速度为10~30m/秒,接收管15的直径为射嘴直径的1.6~2.0倍,进气口16的直径为射嘴直径的0.2.~06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发强,未经金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61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材阻力仪用的探针方位约束托架
- 下一篇:无约束管段轴向循环加载测试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