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手把开关总成的转向灯或大灯控制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5905.0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4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国;贾沛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丽光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16 | 分类号: | B62J6/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创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可芬 |
地址: | 5290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手把 开关 总成 转向 大灯 控制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手把开关总成的转向灯或大灯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有一种摩托车手把开关总成的转向灯或大灯控制机构(如中华牌摩托车手把开关总成),其包括滑块,滑块安装在壳体与电线接件组成的凹槽内,并且通过连杆与拨钮连接,为防止滑块从凹槽内脱出,所述滑块被压块封锁在凹槽内。然而,拨动拨钮,滑块在凹槽内比较容易晃动,造成电器接件间的接触不良,影响转向灯或大灯的工作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的摩托车手把开关总成的转向灯或大灯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摩托车手把开关总成的转向灯或大灯控制机构,包括外壳,外壳内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安装有铜片触头,其特征在于:安装有铜片触头的滑块被安装在外壳与电线接件间,滑块上的连杆穿过外壳的通孔与拨钮连接,所述滑块纵向截面外部轮廓与外壳内壁的纵向截面轮廓相当。
其中,所述外壳通过两侧的连接耳固定在手把开关总成的下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安装有铜片触头的滑块被安装在外壳与电线接件间,滑块上的连杆穿过外壳的通孔与拨钮连接,所述滑块纵向截面外部轮廓与外壳内壁的纵向截面轮廓相当。拨动拨钮就可控制滑块在外壳内移动,从而控制滑块的铜片触头与电线接件上的铜片的接触位置,控制左右转向灯或大灯的工作情况;另外,由于滑块安装在外壳内,滑块纵向截面外部轮廓与外壳内壁的纵向截面轮廓相当,滑块在外壳内移动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晃动,保证铜片触头与铜片能产生良好的接触,保证左右转向灯或大灯具有稳定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状态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爆炸状态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摩托车手把开关总成的转向灯或大灯控制机构,包括外壳1,外壳1内安装有滑块2,滑块2上安装有铜片触头3,安装有铜片触头3的滑块2被安装在外壳1与电线接件4间,滑块2上的连杆5穿过外壳1的通孔与拨钮6连接,所述滑块2纵向截面外部轮廓与外壳1内壁的纵向截面轮廓相当。拨动拨钮6就可控制滑块2在外壳1内移动,从而控制滑块2的铜片触头3与电线接件4上的铜片9的接触位置,控制左右转向灯或大灯的工作情况;另外,由于滑块2安装在外壳1内,滑块2纵向截面外部轮廓与外壳内壁的纵向截面轮廓相当,滑块2在外壳内移动的过程中就不会产生晃动,保证铜片触头3与铜片能产生良好的接触,保证左右转向灯或大灯具有稳定的工作状态。为了进一步保证铜片触头3与铜片能产生良好的接触,铜片触头3与滑块2之间安装有伸缩弹簧10。
其中,所述外壳1通过两侧的连接耳7固定在手把开关总成的下壳体8上,以此防止拨动拨钮6的过程中,外壳1产生松动。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与本实用新型等同或变劣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丽光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丽光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5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样机X-Y向封闭式移动机构
- 下一篇:毛巾布用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