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除藻环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5286.5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44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碧蓝湖泊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大宇 |
地址: | 51020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环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对污水的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灭藻效果显著的水力除藻环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处理污水是采用在反应池中投放水处理药剂、生成絮体后再沉淀在池底中实现藻水分离的设施。但是这种设施在控制不当时,化学余液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并且在抽取干净水的时候往往容易抽取到絮体,除污时间长、速度慢和除污效果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处理污水时,既能简便快速净化水质又能避免投药控制不当产生二次污染的水力除藻环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箱,水箱有进水口和出水管道;其特征在于进水口设置在水箱下方,出水管道设置在水箱顶部,水箱内安装有循环水泵,出水管道与循环水泵的输出口连通,水箱顶部有投药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循环水泵是潜水泵。
本实用新型沉入湖中,循环水泵运转时抽吸湖水进入水箱造成环流,同时循环水泵推压湖水从水箱上方排出水箱外,使水体流动,促进湖水内上下层水体交换,消除或防止湖水水温分层的特点,以保证水生生物生命活动及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破坏藻类的生存环境,实现抑制藻类繁殖,激活水体净化机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流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圆筒形的水箱1;水箱1由耐腐蚀钢板制成,水箱1有4个进水口2和1个出水管道3,4个进水口2均匀分布设置在水箱1腰部,出水管道3布置在水箱1顶部的中心。在水箱1里面与水箱1同心安装有循环水泵5,循环水泵5是一台潜水泵,它由泵头和电机组成,潜水泵的进水通道环绕在泵体圆周上,潜水泵的出水口和水箱1的出水管道3连通。
水箱1通常沉放到湖中工作,当循环水泵5加电转动时,湖水从泵体周围吸入泵内,湖水从4个进水口2补充进入水箱1,并在水箱内壁与循环水泵之间生成环流,随着湖水被循环水泵向水箱1上方排出重新进入湖中,湖中的水体不断流动,促进上下层水体交换,消除或防止湖水水温分层,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以保证水生生物生命活动及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需的氧量,破坏藻类的生存环境,实现抑制藻类繁殖,激活水体净化机能的目的。
在水箱1的顶部开有一个投药孔4,在特殊情况下如水质严重恶化时,可通过该孔适当投加药剂,使药剂均匀分布在水中,以便尽快恢复水质。在水箱1顶部还有一个电源孔以便引出电源电缆。
本实用新型最大优点是克服了死水区所产生的问题,适宜在湖泊、池塘、水库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碧蓝湖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碧蓝湖泊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5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