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送粉辊及碳粉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3383.0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58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中;段淑华 |
地址: | 519060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粉辊 碳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打印机用耗材及其上的部件,尤其是一种碳粉盒和碳粉盒上的送粉辊。
背景技术
碳粉盒有一用于盛装碳粉的碳粉仓,碳粉仓内一般都设置有搅拌架和送粉机构。送粉机构主要由送粉辊和密封门构成,齿轮带动送粉辊收集和送粉、再通过兼负开仓和闭仓任务的密封门输出碳粉。送出的碳粉从出粉口到达成像组件。成像组件接收到碳粉仓供应的碳粉后,通过显影,转印,曝光成像等一系列的运作,完成打印成像过程。
目前应用的送粉辊主要有二种类型:一是螺旋送粉辊;二是海绵送粉辊。
螺旋送粉辊的结构特点是在辊周面沿轴向设有单向或双向螺旋体,优点是送粉量大,且送粉效率高、送粉阻力小,单向螺旋送粉辊的缺陷是送粉过程中碳粉会向一端堆集,导致余粉量增加,还时有夹粉现象发生。
海绵送粉辊的结构特点是辊周面由海绵构成,优点是送粉均匀,送粉过程中不会堆集碳粉,但因海绵以自身空隙储粉的方式输送碳粉,海绵自身空隙储粉量有限,而且在到达出粉口时碳粉通常不能全部从空隙中输出,因而一次送粉量较少,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送粉量大,且余粉较少的送粉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送粉量大,且余粉较少的碳粉盒。
为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送粉辊,包括
两个轴端及位于两个轴端之间的辊;
其中,
所述辊表面的一周匀布有多个沿轴向设置的送粉槽。
上述结构的送粉辊可通过设置送粉槽的深度和送粉槽的数量调节送粉量,相较于海绵送粉方式,该结构的送粉辊送粉量明显增大。由于送粉槽是沿送粉辊的轴向设置的,对碳粉不会施加沿轴向的力,因此,不会向一端堆集碳粉,也不会有夹粉现象发生。
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碳粉盒,包括
容纳碳粉的碳粉仓,碳粉仓底部有出粉口;
支撑在碳粉仓内、可沿自身轴线旋转以启闭所述出粉口的密封门,所述密封门有一半圆管状部分,在所述半圆管状部分沿密封门轴向设有与所述出粉口对应的匣口;
送粉辊,其部分收容于密封门内,所述送粉辊可相对所述密封门旋转,所述送粉辊包括两个轴端及位于两个轴端之间的辊;
其中,
所述辊表面的一周匀布有多个沿轴向设置的送粉槽。
本实用新型的碳粉盒与现有技术相比,送粉辊的送粉结构由螺旋送粉或者海绵送粉改为多个平行的送粉槽送粉,本实用新型碳粉盒的送粉量可由送粉槽的数量及大小来控制,相较于海绵送粉方式,该结构的送粉辊送粉量明显增大,也不会有过多余粉残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盒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盒中送粉辊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碳粉盒中密封门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3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