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充电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3092.1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5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恺龙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的充电电路的线路比较复杂,虽然控制上很方便,但是成本很高,而且整个电路存在很多降压电阻,这样使电源提供的大部分的电压都被这些降压电阻消耗,而一小部分的电压为电池充电,致使充电电路的充电效率低,有必要对以上技术问题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线路简单、成本低、充电效率高的电池充电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变压器、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显示电路,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两个输入端用于接外界交流电源,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一个输出端接在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阳极,第一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第一个充电支路的电池阳极接触点,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二个输出端作为第一个充电支路的电池阴极接触点;
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二个输出端接在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阳极,第二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第二个充电支路的电池阳极接触点,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第一个输出端作为第二个充电支路的电池阴极接触点;
在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第二整流二极管的两端都分别并联有一个所述的显示电路,该两个显示电路能够分别显示第一、第二个充电支路工作状况。
如上所述的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包括有发光二极管,其阳极接在整流二极管的阴极上;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在该整流二极管的阳极上。
如上所述的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还包括有稳压二极管,在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之间串联有该稳压二极管,该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该稳压二极管的阴极与该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还包括有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在发光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之间串联有该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电阻并联在该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电路包括有电阻,在发光二极管与整流二极管之间串联有该电阻,该电阻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该电阻的另一端与该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整流部分仅仅采用一个二极管没有降压电阻,而且整流二极管直接与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因此降低了变压器次级输出电压的指标,使变压器次级输出的电压大部分多为电池充电,而不是被降压电阻消耗掉,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电池充电电路,包括有变压器T1、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两个显示电路A,变压器T1与第一整流二极管D1形成一个充电支路,变压器T1与第二整流二极管D2形成另一个充电支路。具体连接情况如下: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两个输入端用于接外界交流电源,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第一个输出端T11接在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阳极,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第一个充电支路的电池阳极接触点,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第二个输出端T12作为第一个充电支路的电池阴极接触点;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第二个输出端T12接在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阳极,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阴极作为第二个充电支路的电池阳极接触点,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第一个输出端T11作为第二个充电支路的电池阴极接触点。在所述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两端都分别并联有一个所述的显示电路A,该两个显示电路A能够分别显示第一、第二个充电支路工作状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恺龙,未经张恺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3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