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碎纸机的刀轴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2719.1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6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皇利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18/18 | 分类号: | B02C18/18;B21C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碎纸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便于加工的碎纸机的刀轴组件。
背景技术:
废弃的文稿纸收集不当,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会对经营安全造成严重的后果。以往的都是采用焚烧的办法进行收集的,它不仅需要一个焚烧的场地,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种碎纸机问世了。
传统型碎纸机内部碎纸部分构造一般由马达驱动一系列传动变速机构输出较低转速、较大扭矩至有多对碎纸刀片的两对刀轴组件上。见图1,粉碎型碎纸机之刀片3一般为盘状,且由可将纸纵向切开的刀幅31及将纸横向切扎、拉扯断的刀刃32构成,此刀片3一般由通过多边孔或D形孔或类D形孔安装在碎纸机刀轴4上,当然此刀轴4安装刀片3处截面形状相对应地为多边形或D形孔或类D形,且多个刀片3间隔均匀,刀刃32的刀尖321错开排列安装在整个刀轴4的碎纸区域。刀尖321错开分散排列之目的在于刀尖将纸张扎开或拉扯开之受力平均分布在整个刀轴4旋转切纸过程中,从而避免在碎纸过程所需扭矩不均之现象。
为实现上述之刀片刀尖321错开分散排列于刀轴4之整个圆周上,通常做法为刀轴4截面及刀片安装孔形状选用多边形,如图1所示的六边形。且不同组的刀片3的刀尖321之位置相对于多边孔角度不同,如图2所示的偏差角a,此种做法虽可达到将刀尖321错开分散排列于刀轴4上之目的,但刀片种类多,生产线上组装需要分类分序安装,不利于其作业效率。
见图3,另一种传统做法是对刀孔33进行加工,令刀孔33的内缘形成均匀的齿槽331,刀轴4加工成与该齿槽331配合的多边形,这样在安装刀片3时通过刀片的偏转就可以形成螺旋状分布,但是种方式的加工比较复杂,工序过慢,且价格昂贵。
当然,还有许多方式实现刀轴与刀片之间的螺旋配合,但是这些刀轴组件的加工都比较复杂,导致产品的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方便,成本较低的碎纸机的刀轴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刀轴以及安装在刀轴上的刀片,该刀轴的表面开设有一条以上的浅槽,刀片的安装孔内缘上对应浅槽形成有与之匹配的凸点。
所述的刀轴上的浅槽沿刀轴轴向方向螺旋均匀分布,刀片通过浅槽与凸点配合螺旋状均匀安装于刀轴上。
所述的刀轴上的浅槽随刀轴一体通过冷拔工序加工成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刀轴上的螺旋状浅槽的槽深较小,其不需要另外通过铣削加工,可随刀轴截面一体由一道冷拔工序同时加工出来,这样就可很大程度上节约刀轴加工成本,同时因此槽是螺旋状,且刀片的安装孔内只需做成与刀轴螺旋浅槽相匹配之凸点即可,这样就可实现安装在刀轴上的刀片的刀尖随浅槽螺旋分布,以达到分散切断纸张所需扭矩之功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刀轴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刀轴组件中相邻刀片示意图;
图3是现有另一种刀轴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刀轴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刀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4、5、6,本实用新型包括刀轴1以及安装在刀轴1上的刀片2。刀轴1为一根横截面为圆形(或者类圆形),该刀轴1的表面开设有一条以上的浅槽11,本实施例中开设了四条浅槽11。刀片2的安装孔20内缘上对应浅槽11形成有与之匹配的凸点21。其中,刀轴1上的浅槽2沿刀轴轴向方向螺旋均匀分布,刀片2通过浅槽11与凸点21配合螺旋状均匀安装于刀轴1上。
所述的刀轴1上的浅槽2随刀轴1一体通过冷拔工序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刀轴1上的螺旋状浅槽11的槽深较小,其不需要另外通过铣削加工,可随刀轴1截面一体由一道冷拔工序同时加工出来(具体加工采用冷拔过程中匀速转动),这样就可很大程度上节约刀轴1加工成本,同时因此浅槽11是螺旋状,且刀片2的安装孔20内只需做成与刀轴螺旋浅槽11相匹配之凸点21即可,这样就可实现安装在刀轴1上的刀片2的刀尖22随浅槽螺旋分布,以达到分散切断纸张所需扭矩之功用。
当然,以上所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例如浅槽2的数量可根据情况设计,可以是二条、三条、五条等,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皇利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皇利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7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火焰锅炉二次风F风室结构
- 下一篇:A类音频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