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42612.7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义耀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B29C3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玉枢 |
地址: | 51145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输送 钢管 传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注塑成型的鞋材制造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鞋跟为了增强其强度,在注塑成型时会在其内放置一根增强其强度的钢管,这就是所谓的钢管跟。钢管跟类型的鞋跟如果采用传统的加工手段,在每次注塑成型前,需要通过人工将钢管放入注塑机上的模型框内,关上安全门,然后才能开始生产。这样需要一机一人,而且每次循环操作都必须要人打开安全门,取出成品,再将钢管放进去,关上安全门。这样来回重复操作,使操作员比较劳累,且不安全,容易出事故,另外效率低,费工费时,增加了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钢管跟加工设备的不足,提供安全快捷、结构简单、便于实施、适合高度自动化成型注塑机上推广使用的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包括钢管储备区、转子、定子、转子驱动体、顶针,钢管储备区底部与定子连接,定子上设置有放置槽和顶出孔,转子上设置有钢管输送槽,当转子上输送槽里的钢管掉入定子上放置槽内,通过顶针顶出。
所述的转子转动后与钢管接触的半圆面设置有棱角,以便在转子转动的时候搅拌钢管,使钢管不会因为相互挤压而无法自然落入到转子钢管输送槽内。
所述的转子与可以来回旋转180度的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定子为水平放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放置钢管和钢管顶出全过程的自动化,可以做到一人操作多台设备,避免了工人繁琐的操作过程,保证工人安全的同时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便于实施、非常适合高度自动化成型注塑机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的定子和转子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的A-A截面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的A-A截面顶针顶出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自动输送钢管的传送机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钢管储备区3、转子2、定子1,钢管储备区3的底部与定子1连接,定子1内设置有传送钢管的转子2,转子2上设置有钢管输送槽4,定子1设置有钢管顶出孔5。钢管储备区3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导向凸块,使钢管6集中流向钢管储备区3底部中间位置,能够轻易、准确的落入转子2的钢管输送槽4内。转子2半圆面上设置有棱角7,棱角7可以通过凸起的棱角在转子转动的时候搅拌钢管6,使钢管不会因为相互挤压而无法自然落入到转子钢管输送槽4内。转子2的钢管输送槽4设置在定子1的钢管顶出孔5的正上方,这样转子2转动180°后,钢管输送槽4刚好与钢管顶出孔5对应。转子2与驱动机构10连接。驱动机构10驱动转子2来回旋转180°,将落入钢管输送槽4内的钢管传送到定子内的钢管顶出孔5,再由顶针9顶出。转子上设置齿轮或者链轮,与驱动机构10上设置相应的齿条或者拉链连接。定子2为水平放置,这样有利于钢管6顶出,并与注塑机上成型的鞋跟11相配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义耀,未经陈义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2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耐磨材料的刮板机中部槽
- 下一篇:新式捕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