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40266.9 | 申请日: | 2008-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22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428;H01R13/11;H01R12/36;H01R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减少端子装配力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槽,收容槽的内壁上设有扣持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部和分别自基部两端相向延伸的弹性接触臂和接触脚,所述基部上设有与扣持孔相配合的弹片。当将导电端子装配入收容槽时,所述弹片经收容槽的槽壁挤压后弹性变形,直至滑至扣持孔处,弹性恢复后扣持于扣持孔内,由于基部是紧贴于收容槽的槽壁,所以弹片的弹性变形较大,造成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装配力较大。
基于上述缺陷,确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端子装配力的电连接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导电端子的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壁上设有扣持孔,导电端子设有与该扣持孔相配合的弹性扣持部,所述收容槽的槽壁向内凹设一与该扣持孔相连通的让位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上的弹性扣持部通过让位槽后与扣持孔相配合,可有效减少组装导电端子的装配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吸附装置安装于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上,并且该电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沿图3中A-A线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安装于电路板5上,该电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2和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导电端子3。所述电连接器1上设有一吸附装置4以方便安装。
请参图2至图4,绝缘本体2包括侧壁21和端壁22,所述各壁共同围成一上下贯穿的收容空间23。该收容空间23的上部分变窄,且具有漏斗状的收容口231,有利于导引对接电子元件(未图示)的插入。端壁22的上端向中间收拢变窄,下端向下凸伸出定位柱221。所述端壁22的下端中间位置设有一缺口222,用于逃料等的功用。侧壁21位于端壁22之间且向里靠拢,使得端壁22的两侧形成侧翼223,所述侧翼223成为加强结构,可加强绝缘本体2的强度。所述侧壁21呈矩形状且相互对称。侧壁21包括内壁面211和外壁面212,外壁面212的中间位置设有一连接侧翼223的横梁213,该横梁213不仅能加强绝缘本体2的强度,且有利于侧壁21的成型。所述外壁面212的下端设有一底板214且所述底板214位于两侧翼223之间。底板214的中间设有开口215。所述内壁面211上设有收容导电端子3的收容槽216,该收容槽216的两侧各设有固持槽217。所述收容槽216的一槽壁2161上设有前后贯穿侧壁21的扣持孔218,该槽壁2161向内凹设有一与扣持孔218及收容槽216相连通的让位槽219。所述让位槽219与收容槽216呈阶梯状。所述扣持孔218在垂直于槽壁2161方向上的孔深大于所述让位槽219在该方向上的槽深。
导电端子3由片状金属加工成型,包括基部31、由基部31一端向上弯折延伸的弹性接触臂32和由基部31另一端弯折延伸而出的焊接脚33。基部31呈板状,两侧向外突伸出收容于固持槽217内的固持部311,该固持部311上设有与固持槽217内壁相干涉的凸刺。所述基部31上设有与绝缘本体2的扣持孔218相配合的弹性扣持部312,本实施例中弹性扣持部为从基部31向外冲压而出的一弹片。两弹性接触臂32分别向收容空间23弯折形成位于收容空间23内的接触部321,所述两接触部321相对设置。焊接脚33呈板状,其从基部31向外弯折出来并与基部31相垂直。当导电端子3组装入绝缘本体2后,焊接脚33位于绝缘本体2的底板214的开口215的下方。所述焊接脚33的前缘331不超出底板214的前缘2141,可在运输等过程中有效保护焊接脚33免于受碰撞。焊接脚33的两侧边332与开口215的内侧边2151在水平投影面上有间隙,能防止焊接传热且便于检测焊接状态。
吸附装置4安装于绝缘本体2的顶端,该吸附装置4包括覆盖于整个绝缘本体2顶端的吸附平面41和由吸附平面41两侧向下垂直延伸的扣持板42。扣持板42的内侧设有与侧壁21的外壁面212相干涉配合的凸肋4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40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