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座椅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6819.3 | 申请日: | 2008-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6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琪珉;本理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圣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C4/02 | 分类号: | A47C4/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215007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运输的可拆卸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是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最常见的家具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很长时间以来,座椅的出口加工在我国出口加工行业也占有一席之地。
现有的座椅出厂后通常是整体结构,各部件均用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结构较稳定,但在运输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在集装箱的装载时,只能一对一摆放,不仅占用空间较大,而且不能使集装箱的内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通常标准规格的集装箱最多只能容纳五百多个座椅,从而带来了运输成本的提高,不利于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难以达到整体包装的要求,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磕、碰的情况,则很容易破坏座椅的外观。那么,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便为该行业人士所关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座椅,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整体式结构座椅运输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也要方便包装,提高座椅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座椅,由椅背、椅座、置物网片、两个“L”形后背架和两个倒“U”形脚架组成,其中
“L”形后背架由一个纵靠臂和一个底部的横臂构成,倒“U”形脚架由两个支脚和一个顶部的横梁构成;每个“L”形后背架底部的横臂与每个倒“U”形脚架顶部的横梁固定连接,构成位于座椅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支架;所述置物网片平行设置于椅座的下方并通过螺栓或螺钉分别与两个侧支架上的四个支脚固定连接,构成整体支架;所述椅背贴靠在整体支架上的两个纵靠臂上,并通过螺栓或螺钉分别与两个纵靠臂固定连接,椅座安置在整体支架上的两个横梁顶部,并通过螺栓或螺钉分别与两个横梁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L”形后背架底部的横臂以侧面与倒“U”形脚架顶部横梁的侧面焊接或铆接。
2、上述方案中,所述置物网片是一种格栅状金属网片,在用于置物的同时更能够提高整体支架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组合的结构,可以拆卸成多个单独的部件,解决了现有整体式结构座椅运输时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同时,也方便了包装,提高了座椅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个侧支架的结构立体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支架的结构立体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支架的结构分解图。
以上附图中:1、座椅;2、椅背;3、椅座;4、置物网片;5、“L”形后背架;51、纵靠臂;52、横臂;6、倒“U”形脚架;61、支脚;62、横梁;7、侧支架;8、螺栓;9、整体支架;1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可拆卸座椅1,
参见附图1、图2所示,由椅背2、椅座3、置物网片4、两个“L”形后背架5和两个倒“U”形脚架6组成,其中“L”形后背架5由一个纵靠臂51和一个底部的横臂52构成,倒“U”形脚架6由两个支脚61和一个顶部的横梁62构成;每个“L”形后背架5底部的横臂52与每个倒“U”形脚架6顶部的横梁62固定连接,构成位于座椅1左右两侧的两个侧支架7(如图3);所述置物网片4平行设置于椅座3的下方并通过螺栓8分别与两个侧支架7上的四个支脚61固定连接,构成整体支架9(如图4、图5);所述椅背2贴靠在整体支架9上的两个纵靠臂51上,并通过螺栓8分别与两个纵靠臂51固定连接,椅座3安置在整体支架9上的两个横梁10顶部,并通过螺栓8分别与两个横梁10固定连接。
所述“L”形后背架5底部的横臂52以侧面与倒“U”形脚架6顶部横梁62的侧面焊接或铆接。
所述置物网片4是一种格栅状金属网片,在用于置物的同时更能够提高整体支架9的刚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圣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圣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冷却机热风全循环式余热回收利用设备
- 下一篇:照明灯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