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5343.1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5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B29C4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模具中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一些倒钩不大的产品,可以采用强制脱模的方法,强制脱模模具开模时要将产品顶出一段距离,以便给强制脱模提供空间,所以产品的顶出过程是分两次进行的,这就要求有一种机构来保证顶出板的有序动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次顶针顶出机构,其可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应用于模具中,其包括第一、二顶出板,该第一、二顶出板活动设置于该模具下模板以及下固定板之间,该第二顶出板上设置有一导柱,该第一顶出板上则设置有一滚珠衬套,该下模板上设置有一导套,该导柱活动套接于该滚珠衬套中,该滚珠衬套则活动套接于该导套中,该滚珠衬套上嵌设有滚珠,该导柱上设置有对应该滚珠的凹槽,该导柱套接于该滚珠衬套中时,该滚珠部分嵌入于该凹槽中。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其中,该凹槽是一圆弧形凹槽,该凹槽的半径小于该滚珠的半径。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顶出机构,其中,该导套末端延伸出弧形突起,该弧形突起的宽度小于该导套的宽度。
较之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之二次顶出机构,其通过设置滚珠来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未顶出时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滚珠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第一次顶出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滚珠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第二次顶出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滚珠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细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应用于模具中,其包括第一、二顶出板1000、2000,该第一、二顶出板1000、2000活动设置于该模具下模板3000以及下固定板4000之间,该第二顶出板2000上设置有一导柱2100,该第一顶出板1000上则设置有一滚珠衬套1100,该下模板3000上还设置有一导套3100,该导套3100末端还延伸出弧形突起,该弧形突起的宽度小于该导套3100的宽度,该导柱2100活动套接于该滚珠衬套1100中,该滚珠衬套1100则活动套接于该导套3100中,该滚珠衬套1100上嵌设有滚珠5000,于本实施例中,该导柱2100上设置有对应该滚珠5000的一圆弧形凹槽2110,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该凹槽2110的半径小于该滚珠5000的半径,该导柱2100套接于该滚珠衬套1100中时,该滚珠5000部分嵌入于该凹槽2110中。
如此,当该二次顶出机构成型完毕后开始顶出产品时,如图3、图4所示,该第二顶出板2000上顶,该导柱2100上顶,由于该滚珠5000部分嵌入于该凹槽2110中,因此该滚珠衬套1100将随着该导柱2100上升,当该滚珠5000上升至该导套3100末端时,该第一顶出板1000抵触到该下模板3000,进而该第一顶出板1000停止上升,该二次顶出机构完成第一次顶出动作;再请参阅图5、图6所示,由于该滚珠5000上升至该导套3100的末端即停止上升,该滚珠5000将部分滚向该导套3100的弧形突起中,从而该滚珠5000不再有部分嵌入于该凹槽2110中,该导柱2100不受该滚珠5000的限制,该第二顶出板2000即可继续上升至抵触于该第一顶出板1000上,进而,该二次顶出机构完成第二次顶出动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二次顶出机构通过设置滚珠5000来实现二次顶出动作,进而来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5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源在线定位监控装置
- 下一篇:车用导航装置置放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