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爬垄的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893.8 | 申请日: | 200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8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祁德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祁德标 |
主分类号: | A01B17/00 | 分类号: | A01B1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4311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爬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爬垄的犁,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已成为趋势,在农村,采用拖拉机犁地、耙地已较为普遍,现有的做法是,由拖拉机带动旋耕耙进行耙地,在耙的后面再连接一种犁,犁是通过犁架连接在旋耕耙的机架上,这种犁被称为耙后犁,这样使用一个拖拉机可同时进行耙地、犁地,大大地提高了耕作效率。但是,现有的耙后犁普遍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容易爬垄,所谓爬垄是指:犁地时,犁头会在地里犁出一条沟,并将沟里的土翻到一边形成一条垄,爬垄就是指犁头容易向形成垄的方向倾斜,并往垄上爬升。其原因是,犁地时,地里的土会对犁头形成一个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迫使犁头向形成垄的方向倾斜、爬升。现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通行做法是,通过人力控制犁头的前行方向,即通过人对犁施加一个外力来平衡前述的反作用力,这种做法使得耕地极为累人。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爬垄的犁,采用这种犁来犁地,人无需再对犁施加作用力,使得耕地较为轻松。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不爬垄的犁,包括犁架,该犁架用于将犁本体连接在旋耕耙的机架上,还包括,犁头及犁坞,所述犁头通过连杆连接在犁架上,所述犁坞固联在犁头的背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犁坞上固联一块呈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平衡块,所述平衡块的底面和所述犁头的底边处于同一平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不爬垄的犁,设置有一平衡块,它固联在犁头背面的犁坞上,平衡块呈水平放置的近似于锐角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或者为锐角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其顶角所在的那一端较小、该端位于犁头的犁尖处,其底边所在的那一端较大、犁地时,平衡块可以平衡泥土对犁头的反作用力,这样犁头就不会爬垄了,犁出的沟和垄比较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犁架,2、连杆,3、犁头,31、犁尖,4、犁坞,5、平衡块。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不爬垄的犁,包括用于和旋耕耙的机架进行对接的犁架1,还包括犁头3及犁坞4,犁头3通过连杆2连接在犁架上,连杆本体可在犁架1上转动并锁定,犁头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杆,可调整犁头的入土角度;犁坞4固联在犁头3的背面,在犁坞4上固联一块呈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平衡块5,所述平衡块5的底面和犁头3的底边处于同一平面上。平衡块5呈近似于锐角等腰三角形的形状,或者为锐角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其顶角的那一端尖尖的,该端位于犁头3的犁尖31处,三角形平衡块底边所在的那一端较大,犁在运动中平衡块会对土产生一种反作用力,因此会平衡泥土对犁头的反作用力,这样犁头就会平稳地前进,犁出的沟和形成的垄都比较直。另外,可以根据不同的土质给犁头的反作用力的大小来调整三角形平衡块顶角的角度,顶角可为1-30°,土地越硬顶角的角度可设置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祁德标,未经祁德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8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