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后桥总成前横梁制造专用局部弯曲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860.3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3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敏喜;姚锋;王宏伟;吴国平;华正伟;庄本;王俊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吉云 |
地址: | 214145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桥 总成 横梁 制造 专用 局部 弯曲 模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相关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行业中的汽车零部件制造用模具,具体为汽车后桥总成前横梁制造专用局部弯曲模具。
(二)背景技术
汽车后桥总成开发难度很大,特别是总成中的前横梁管状零件,形状奇特,孔位多,工序复杂,成形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国内尚无成功开发的先例。国内厂家通常都是从国外进口,使得汽车的制造成本提高,进而加大用户的经济负担。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汽车后桥总成前横梁制造专用局部弯曲模具,通过该模具对汽车后桥总成前横梁的弯曲加工,使工件的性能好,使用寿命较长,成本低,加速了汽车的国产化。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上模结构、下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支架安装于下模,翻板支架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液压抽芯装置安装于所述翻板支架,抽芯棒通过万向节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所述下模的下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套于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装于所述下模板,所述顶板的下部连接顶杆,所述顶杆穿过所述下模板。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底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挡块,所述两端的下挡块分别为所述翻板支架的翻转支点。
采用上述模具加工的汽车后桥总成前横梁,性能好,使用寿命较长,成本低,实现了汽车后桥总成前横梁的国产化,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用户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模结构、下模结构,固定支架7安装于下模8,翻板支架6通过转轴3安装于固定支架7,液压抽芯装置安装于翻板支架6,抽芯棒5通过万向节连接液压缸4的活塞杆,下模8的下部设置有顶板11,顶板11套于导向块10,导向块10装于下模板13,顶板11的下部连接顶杆9,顶杆9穿过下模板13。下模板1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下挡块12,两端的下挡块12分别为翻板支架6的翻转支点,1为上模板、2为上模。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加工过程,模具打开状态时,前道工序零件先由下模8的型面定位,然后两侧液压抽芯装置开始工作,芯棒5插入管子两端头部,接着上模2下行,推动管件和下模8、顶板11往下压。翻板支架6在下行过程中可绕转轴3转动,至行程下死点时翻板支架9、翻板14、芯棒5已经由原来的倾斜状态随着上模2的下压转成水平状态,从而由上模2、翻板14、芯棒5把管子弯成所需角度。芯棒5在弯曲过程中既可以防止工件左右方向的轻微窜动,又可以防止管件在弯曲时不向里瘪下去,弯曲部位饱满挺括。开模时,上模2上行,下模8在机床顶杆9的作用下由顶板11推着向上行,同时顶起工件,上模2至行程终点时,翻板支架6和翻板14以及液压抽芯装置恢复倾斜状态(芯棒5和液压缸4抽芯部位是万向连接,开模时可随着上模2的上行自动调整角度),接着启动液压抽芯装置,芯棒5退回,最后取出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8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烯酸改性聚硅氧烷树脂及其涂料
- 下一篇:双蛋白酸乳饮品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