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声雾化灭火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829.8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2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民;廖光煊;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35/02 | 分类号: | A62C3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 雾化 灭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用于对油类、电气类火灾,以及固体可燃物表面火灾等进行有效抑制的消防用灭火器械,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细水雾灭火器。
背景技术
哈龙灭火剂有很高的灭火性能,但却对臭氧层存在破坏。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哈龙灭火剂的替代物。细水雾是很有潜力的替代之一。细水雾是指在最小设计工作压力下,距离喷头1m处的平面上,雾滴99%的平均粒径不大于1000μm的水雾。细水雾可以通过撞击、气动、高压或超声雾化等方法产生。目前,消防用细水雾通常是由一定压力的水流经细水雾喷嘴喷射产生,在这一系统中需要配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喷头喷嘴,并且对水质有一定的要求。细水雾可以对油类、电气类火及固体可燃物表面火进行有效抑制,但目前以压力水流经喷嘴喷射所产生的细水雾,由于水雾粒径不足够小,在用于抑制电气类火时,水渍影响严重,容易使电气设备造成漏电,甚至对电气设备产生毁灭性破坏。虽然提高系统的供水压力可以更进一步减小细水雾粒径,但同时也对系统管网提出了更高的耐压要求,实际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超声雾化的机理是,超声信号传输到做厚度振动的压电陶瓷振子上,振子的机械振动传递给水,使水面产生隆起,并在隆起的周围发生空化作用,由这种空化作用产生的冲击波将以振子的振动频率不断反复振动,使在水面上产生有限振幅的表面张力波,水在张力波的作用下雾化成0.5~20μm的微粒。超声雾化产生细水雾的方式在现阶段主要是用于工业或家庭的除尘、加湿,或作为医疗器具。具体的结构设置包括供电单元、水位调节单元、超声雾化单元和通风单元。其中,供电单元将220V交流电转换为超声雾化单元所需的电压和电流,为超声雾化单元提供电能;水位调节单元是为保持容器内正常的水位,超声雾化单元通过超声换能器将水雾化成超细水雾。在这一已有的结构形式中,通风单元通过进气管与一个完全向外部敞开的空气吸入口连通,通过空气吸入口吸入空气,并在出气口中吹出,从而将由超声换能器产生的超细水雾由细水雾出口送出,实现加湿等功能。在这一已有结构形式中,超声换能器产生的细水雾被通风单元通过空气吸入口引入的大量空气大大稀释了,导致细水雾单位体积内的雾滴质量分数低、雾通量小,无法用于消防灭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雾化效果好、雾通量大、单位体积中雾滴的质量分数大,从而能够用于消防的超声雾化灭火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超声雾化灭火器具有供电单元、水位调节单元和超声雾化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在雾化腔中形成雾化腔内部循环气流的循环风扇,以气水二相流溢出口为雾化腔的水雾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循环风扇连同循环风扇入风口和循环风扇出风口均位于雾化腔内,水雾出口偏离循环风扇入风口和循环风扇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还在于设置气体灭火剂进气通道,气体灭火剂进气通道与循环风扇的入风口连通,在气体灭火剂进气通道上设置可关闭、并可调节开度的进气阀。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是在雾化器内部形成空气循环流动,通过这种流动将超细水雾带离水面。一方面不再引入外界空气,避免了外界空气对细水雾的稀释;另一方面,虽然雾化器内部的空气量有限,但不断雾化产生的超细水雾在进入空气之后,增加了细水雾——空气二相流的体积,多出来的气水二相流从水雾出口溢出,这时雾化器产生的细水雾内的液滴质量分数将会大大提高,足以用来抑制和扑灭火焰。。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雾化器上设置气体灭火剂进气通道,将气体灭火剂引向循环风扇入风口,因而可以实现通过进气通道向雾化腔内释放一定量的气体灭火剂,如二氧化碳、氮气等,更进一步增强细水雾的灭火性能。
3、本实用新型系统设置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易于维护、无需压力容器、不设置压力管道、不使用喷头喷嘴,并且对水质要求低,可以轻易地与多种气体灭火剂混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循环风扇、2雾化器壳体、3循环风扇入风口、4循环风扇出风口、5细水雾出口、6雾化腔、7气体灭火器进气通道、8供电变压器、9超声换能器、10水位调节单元、11水位。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按照超声雾化装置的常规结构形式,在雾化器壳体2中的设置包括有供电单元8、水位调节单元10和超声雾化单元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8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撬锁用锁舌组件
- 下一篇:一种图片验证码的生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