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用释放钩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0963.6 | 申请日: | 200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4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邓茂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茂兴 |
| 主分类号: | B63B23/28 | 分类号: | B63B23/28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聂汉钦 |
| 地址: | 21418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两用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大型舰船上借助吊机施放救助艇或救生筏到海面上的一种脱钩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既能作为救助艇手动释放钩,又能作为救生筏自动释放钩的两用释放钩。
背景技术
按照国际标准,在海面航行的大型舰船,通常都同时配备有救助艇和救生筏,救助艇用于救助其他舰船上的人员,救生筏用于本船乘员逃生。当将救助艇吊放到海面上时,由于大型舰船仍在航行,释放钩上仍存在拉力,要使用手动释放钩;当大型舰船遇到险情乘员要逃生而将救生筏吊放到海面上时,此时,大型舰船处于停航状态,要使用自动释放钩,因此,现有的大型舰船的吊机通常都同时配备有救助艇手动释放钩和救生筏自动释放钩,如申请日为2007年4月10日、专利号为ZL200720035988的救助艇手动释放钩及申请日为2007年4月10日、专利号为ZL200720035986的救生筏自动释放钩。这样在需要时要由船员来区别使用,使用不方便,另外,同时配备两套释放钩,成本也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且既能作为救助艇手动释放钩,又能作为救生筏自动释放钩的两用释放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两用释放钩,包括吊钩架及吊钩,第一销轴通过吊钩上的销轴孔把吊钩安装在吊钩架上,于所述吊钩上方,操纵杆通过第二销轴安装到吊钩架上,操纵杆的两侧面上分别有两个定位槽孔,为操纵杆定位的滚珠紧定螺钉装置在吊钩架上的相应位置,在吊钩处于吊重位置时,操纵杆的头部钩住吊钩上的限位面,套装在第二销轴上的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活动装置在操纵杆上的活动轴连接,另一端压装在吊钩的限位钩处,于操纵杆下方的限位销轴装置于吊钩架上,挡块机构装置在吊钩架与吊钩头部相对侧,吊钩及操纵杆的手柄端分别装置有拉索。
上述挡块机构包括挡块,其通过销轴装置在吊钩架上,套装在所述销轴上的扭转弹簧一端与装置在吊钩架上的限位轴连接,另一端压装在挡块的槽口内,所述挡块的一端压靠在限位轴上。
上述吊钩上有一槽口,操纵杆的头部穿过所述槽口钩住吊钩上的限位面。
上述滚珠紧定螺钉上装置有锁紧螺母。
上述吊钩上的销轴孔与第一销轴之间装置有轴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既能作为救助艇手动释放钩又能作为救生筏自动释放钩,使大型舰船上的吊机不再需要配备两套释放钩,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吊重状态时的三维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释放状态时的三维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吊重状态时的中心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吊重状态打开操纵杆时的中心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释放状态时的中心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茂兴,未经邓茂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边圆盘剪重叠量调整装置
- 下一篇:预绞式光缆引下线夹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