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天芯电机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0794.6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16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菲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02 | 分类号: | B62M9/02;B62M1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4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电机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也称助力车、助动车,以下称电动自行车)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天芯电机驱动装置,具体是将电机与变速箱结合为一体并通过脚踏天芯轴贯穿的集成动力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自行车大国,自行车是非常普遍的大众型交通工具,但自行车必须靠人踏脚踏板带动链条来驱动后轮实现向前行走,所以在长时间的骑行时,人会感觉到很疲劳,于是作为自行车的改进产品--电动自行车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因其价格较低,构造简单,且兼有人力驱动和电驱动两种功能,越来越为广大群众所喜爱,此外相对汽车而言,它是一种污染低,噪音小的新型绿色便捷的交通工具,无论是对社会经济还是生态环境以及能源利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将驱动电机装在前轮(前置式)或后轮(后置式),电机直接驱动车轴来带动车体前进,此种配置方式主要有以下缺点:首先,动力装置安装位置难以解决,且成本高,修理困难,前后两个车轮承重不均匀,重心较高,在颠簸的路况下容易发生事故,并且整车外观方面也无法做到美观大方;其次,因为驱动电机需要在车轴端直接驱动,其启动电流大,而且耗电量大,导致电动车的电池寿命缩短;此外,在人力驱动时电机也会跟转,由于装在轮子上的直流电动机在不通电时,线圈仍在切割由永磁体产生的磁力线而产生一个与车体前进方向相反的力,从而导致人在骑行过程中比骑普通的自行车费力,在电机驱动时脚踏板也会跟转同样会产生一系列的不便。另一种是双链条结构并联的驱动系统,此设计是采用双后轮的结构,将电机通过链条与一个后轮连接组成电机驱动装置,脚踏轮通过链条与另一后轮连接组成人力驱动装置,但此结构占用体积较大,结构不够紧凑且成本较高,不符合现在人们追求时尚、新潮的观念。本实用新型从改进现有技术的角度出发,提供一种新型电动自行车天芯电机驱动装置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电机驱动时脚踏板跟转、人力驱动时电机跟转而导致的骑行费力以及双链条结构的不紧凑、成本高等问题的新型电动自行车天芯电机驱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天芯电机驱动装置,包括主动链轮、从动链轮、链条、电机、减速箱,主动链轮设在脚踏天芯轴位置上,从动链轮设在后轮轴位置上,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脚踏天芯轴通过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器与主动链轮连接,并构成人力脚踏驱动链;电机和减速箱相对主动链轮在脚踏天芯轴的轴线方向并列布置,其中,减速箱由一差动轮系构成,该差动轮系由中心外齿轮、中心内齿轮、行星齿轮和行星架组成,中心内齿轮作为差动轮系的输入构件通过一空心轴与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空心轴套装在脚踏天芯轴外,并相对脚踏天芯轴转动连接,中心内齿轮作为差动轮系的输出构件与主动链轮固定连接,行星架经第二单向超越离合器相对其回转中心线转动连接,并构成电机驱动链;第一单向超越离合器和第二单向超越离合器的超越方向与链传动的驱动方向一致,以此构成人力与电机串联组合的驱动链。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行星齿轮由三个组成,三个行星齿轮围绕中心内齿轮布置,并分别与中心内齿轮和中心外齿轮啮合;另外,行星齿轮也可为一个或两个。
2、上述方案中,所述行星架经第二单向超越离合器相对其回转中心线与电机端盖转动连接。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单向超越离合器可以使用公知的现有单向超越离合器结构。
4、上述方案中,所述“回转中心线”指的是行星齿轮及行星架的回转中心线。
5、上述方案中,所述“超越方向”指的是超越离合器的驱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菲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菲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7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位控制装置
- 下一篇:鱼类粘性受精卵的孵化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