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微调土壤水、气花盆无效
| 申请号: | 200820030703.9 | 申请日: | 2008-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晓文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04;A01G2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微调 土壤水 花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是一种能够自动微调土壤水、气的花盆。
技术背景
目前,市场上所售的花盆,不管是何种材料制成的,种上了花卉后,都需要人工浇水的。如果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照料花卉,那么花卉会因为长期缺水而干枯,最后就死去。如果出差去外地的时间过长,摆放在院子里或者阳台里的花卉,就因为无人照看花卉失水而干枯、死去。总之,现在市售的花盆里种植的花卉,一定要人经常照看,适时浇水,才能使花卉正常的生长、开花。
发明内容
为了使出差的人们可以安心在外工作;为了使工作繁忙的人们不再为花卉的存活而费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花盆,就是自动微调土壤水、气花盆。它一次贮水后,能够10天至半月左右无需补水,花盆能够自动微调花盆里的土壤中的湿度使之不干也不太湿,土壤中的空气比较流畅,适宜于花卉的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了一个上下两层的花盆,上盆是一个种植盆、下盆是一个盛水器。在上盆底部的中间设置了渗水管和导气管两根管子:在渗水管比较长,其中装有渗水纤维,并在渗水管子下端的一侧装有一只渗水量调节螺丝,可根据种植盆中泥土的湿度来调节种植盆土壤中的渗水量;另一根是可以调节土壤中和盛水层里空气的导气管,管壁上许多导气孔,导气管的上部还罩有气孔防堵套。在上盆的底部还有三个与下盆的固定扣孔相对应的固定扣。在下盆的圆形大孔边上有一个密封橡胶圈,还有三个间隔相等的固定扣孔;下盆中可盛有约2/3的水。当上盆的三个固定扣插入下盆的三个固定扣孔中,然后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下,这时上盆和下盆就被固定成一个整体了。两盆之间有密封橡胶圈,可密封不漏水,使下盆中的水只能通过渗水纤维向上盆的土壤渗透,不会随便在空气中蒸发,使下盆中的水可对种植盆中泥土供水10天或半月的时间。
上盆中土壤的湿度是否适当,是根据所种的植物的特性来确定的:如果太湿,就将渗水量调节螺丝拧紧些;如果太干,就将调节螺丝拧松些。上盆中的土壤湿度调整好后,上盆和下盆连接密封后,则花盆中的水、气就会自动进行微调:因为渗水的毛细现象是要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的,所以当下盆中的水量稍有减少,内部气压变小时,外部的空气就通过土壤、导气管的气孔进入下盆补充;当土壤有些潮湿,则外部的空气进不来,渗水量就减少。就这样,上盆土壤中的水和下盆中的空气达到了动态平衡时,花盆土壤中的水、气也就实现了自动微调。这时,下盆中的水大约可供10天至半月左右,这就大大方便了那些经常要出差或者工作繁忙而无时间来照料花卉的人们。所以,自动微调土壤水、气花盆是既具有新颖性,又要非常具有实用性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盆,2.渗水管,3.渗水纤维,4.渗水量调节螺丝,5.导气管,6.导气孔,7.气孔防堵套,8.固定扣,9.下盆,10.固定扣孔,11.密封橡胶圈,12.下盆圆形大孔,13.下盆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上盆(1)的中央有渗水管(2)和导气管(5);渗水管(2)中有渗水纤维(3),在渗水管(2)的下部,可插入下盆(9)的水中,并有渗水量调节螺丝(4)可调节通过渗水纤维(3)渗入上盆(1)中土壤的水量,控制土壤中的湿度;导气管(5)的管壁上有许多气孔,为了防止花盆里的泥土将气孔堵塞,在导气管(5)的上端,罩上一个气孔防堵套(7);在上盆(1)的下部有三个固定扣(8)。
下盆(9)上有固定扣孔(10)和密封橡胶圈(11);通过下盆圆形大孔(12)将水注入下盆(1)里,约2/3左右,以导气管(5)不接触水面为宜。当上盆(1)与下盆(9)连接时,可将固定扣(8)插进下盆(9)上的固定扣孔(10)并顺时针转动一下,便可将上盆(1)与下盆(9)固定,由于密封橡胶圈(11)的作用,下盆(9)中的水不会洒漏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晓文,未经唐晓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聚氨酯聚合反应多釜连续生产装置
- 下一篇:能发出求救信号的多功能游泳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