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结构轻型泥浆泵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9856.1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68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钧;杨礼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宝钧;杨礼才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F04D29/04;F04D29/10;F04D7/04;F04B53/00;F04B15/0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苟红东;席树文 |
地址: | 721013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轻型 泥浆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井、修井、完井等项作业的泥浆循环设备,尤其适合于海上采油平台钻修井作业的使用。
背景技术
泥浆泵是石油钻机循环系统的主要设备,其功能主要是石油天然气行业钻井时将泥浆输送到井内,用于冷却钻头、带出岩屑。早期设计的泥浆泵都比较笨重,一台800马力的泥浆泵自身重量达到14.5吨以上,这给制造运输都带来很多不便,石油工人给这些设备定性为傻、大、笨、粗。究其原因主要是结构设计和工艺比较陈旧落后,其设计缺陷突出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泥浆泵主轴承座是将曲轴载荷传递给泵机架的部位,通常采用对开式轴承座,轴承盖由两条主轴承螺栓压紧,曲轴上的交变载荷直接作用到轴承盖和主轴承螺栓上,这样轴承座、轴承盖和主轴承螺栓需要做的尺寸很大,并且与机架相连的构件也需要做得很笨重。
2、动力输入轴为通轴结构,而传递扭矩的齿轮偏置,垮距很大,输入轴受力不好,为了满足强度要求就需要加大轴径和支承轴承的尺寸,造成整体重量加大。
3、曲轴是泥浆泵的主要承载零件,曲轴上要安装齿轮、连杆和支承轴承,曲轴也是泥浆泵中最重的传动零件,早期泥浆泵曲轴都采用整体铸钢制造,铸造零件不可避免地要有砂眼、气孔、裂纹等缺陷,另外曲轴要承受交变冲击载荷,为了满足强度需要,要将曲轴的尺寸做得很大,零件很重,即使这样还经常出现断轴现象。
4、输入轴轴头密封采用橡胶密封,其密封件为易损件,通常输入轴头安装有皮带轮和链轮,其轴头配合也比较紧,更换一次密封非常困难,还要动用吊机,现场操作起来更为不便。
5、泥浆泵液力端下阀导向器结构复杂,需要顶缸器、导向器、制动卡等零件,使阀腔尺寸变小,液流通道受阻,并且拆卸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轻型泥浆泵,以减小泥浆泵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使用效率。
具体地说,新结构轻型泥浆泵,包括动力端和液力端,动力端和液力端通过螺栓连接并一起固定在底座上,泥浆泵主轴承座为一个整体件,主轴承用压紧块、主轴承螺栓和锁紧螺母压紧在主轴承座内形成封闭环形结构。
动力端的动力输入轴为半轴,在机架用中间支承来支承半轴,在半轴上用螺栓连接一小轴构成动力输入轴总成。
液力端的曲轴采用组合式结构,偏心轮采用合金钢铸造,芯轴采用合金钢锻造,偏心轮套装在芯轴上。
动力输入轴轴头密封采用机械密封,且机械密封结构为在轴承盖与轴承之间设置挡油板,在轴上所装的轴承压套上设计甩油盘,在轴承座上开有回油槽。
液力端增加一件下阀导向器座,下阀导向器采用导向器座加导向套用锥面定位安装在液缸的缸盖处,下阀导向器座与液缸采用锥面定位,翻转拆装。
本实用新型新结构轻型泥浆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技术改进并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
1、泥浆泵主轴承采用封闭环形结构,改善了受力状况,减小了主轴承座和主轴承螺栓及相关零件的尺寸和重量。
2、动力输入轴为半轴,在机架中间增加支承,用于支承半轴,在半轴上用螺栓连接一小轴,构成动力输入轴总成。
3、曲轴采用铸造偏心轮加锻造芯轴的铸锻组合式结构,以减轻重量,提高承载能力。
4、输入轴轴头密封采用机械密封,其结构为在轴承盖与轴承之间设置挡油板,在轴套上设计甩油盘,在轴承座上开有回油槽。
5、液力端增加一件下阀导向器座,下阀导向器座与液缸采用锥面定位,翻转拆装,拆卸下阀时只要将缸盖拆下,用手将下阀导向器座向外拉,下阀就很轻松地随导向器一起翻转出来,安装也很方便,从两图结构看,新结构泵液流通道顺畅,吸排阻力都很小,这样泥浆泵的吸入效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泵整体结构图。
图2为常规泥浆泵主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泵主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常规泥浆泵输入轴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泵输入轴剖视图。
图6为常规泥浆泵曲轴总成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泵曲轴总成剖视图。
图8为常规泥浆泵输入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泥浆泵输入轴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10常规泥浆泵液力端剖视图。
图11本实用新型泥浆泵液力端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宝钧;杨礼才,未经刘宝钧;杨礼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