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9569.0 | 申请日: | 2008-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63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贾继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电变压整流器厂 |
主分类号: | H02M7/02 | 分类号: | H02M7/02;H02M1/00;H02B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罡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侧直排 联结 双桥 轴式压装 整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与整流变压器阀侧母排的直排对接及元件的轴式压装,是一种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同相逆并联整流柜”的结构为:整流装置和变压器之间需经过打弯后的交流阀侧母线进行联结。它存在以下几个缺点是:
1.安装困难:这种结构极容易引起整流柜与变压器之间的孔距不易对准或由于弯度有误差等一系列原因而导致安装困难。
2.均流度下降:由于元件的布置使各支路元件阻抗不同,引起的均流系数下降。
3.损耗大:此种技术结构复杂,整流装置和变压器之间的联结必须要经过打弯,使母排交流电抗增加,因此损耗加大。
4.容易短路:同相逆并联整流电路中同相逆并联整流桥臂间距间小,桥臂间存在着短路现象的可能性。
5.安全性低:由于桥臂间距的小,柜体内自身没有足够的空间,需要留有柜后检修通道,这样不便于维护、检修,安全性不高。
6.整流装置内冷却水路复杂,电腐蚀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均流度高,且损耗低,联结维护方便的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包括快熔母排(双孔水冷母线),元件桥臂多孔水冷母线,桥臂母线整流元件,连接母线,快速熔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整流装置的交流母排与同相逆并联整流变压器阀侧连接母线在连接结构上为一一对应,且直排对接,使装置的交流进线间距与整流变压器阀侧出线间距一致。
所述的桥臂母线采用共阴、共阳布置,桥臂母线整流元件采用轴式对称压装。
所述的元件桥臂正负极的间距为1000毫米—1500毫米。
所述的整流装置为壳体结构或自支撑结构,采用母线采用铝合金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安装方便:阀侧直排连接双桥轴式整流装置的整流桥臂与同相逆并联整流变压器在母排对接上实现了直排对接,减少了需要打弯、现场配孔等一系列不必要的工序,使安装程序从复杂、难度高至简单化;
2.均流度提高:桥臂母线整流元件在桥臂母线上对称安装使各支路元件阻抗一样,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元件的安装、布置引起的均流系数下降问题,使均流度有所提高。
3.损耗低:实现完全直排对接,线路阻抗小,母线布局简单、清晰,降低了整流设备的损耗。桥臂母线整流元件采用共阴、共阳布置。共用六根整流桥臂(三根共阳,三根共阳),分前后或上下布置,间距。
4.避免短路:采用阀侧直排连接双桥轴式整流装置的整流电路中两交流臂(共阴共阳)间距大于600mm,直流出线正负极间距大于1000mm,彻底避免了同相逆并联整流电路中同相逆并联整流桥臂间距小,桥臂间存在着短路现象的可能性。
5.安全性提高:阀侧直排连接双桥轴式整流装置由于桥臂间距的拉开,柜体内自身留有的空间较大,因而不必考虑留有柜后检修通道,维护设备由前门而入,便于维护、检修安全性提高。
6.整流装置内冷却水路简单化,电腐蚀小。
附图说明
图1为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整流变压器与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的系统布置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快熔母排;双孔水冷母线(三相桥交流进线),2—快速熔断器,3—连接母线,4—桥臂母线整流元件,5—元件桥臂多孔水冷母线(直流出线),6—支撑件,7—元件压装机构及散热器,8—整流变压器,9—整流变阀侧出线,10—绝缘支撑件,11—变压器-整流装置间的交流连接母线(直排对接),
12—阀侧直排联结双桥轴式压装整流装置,13—整流装置内交流进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电变压整流器厂,未经西安中电变压整流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学比较显微仪器
- 下一篇:卷烟持灰能力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