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内窥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8051.5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7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潘西川;王秋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西川 |
主分类号: | A61B1/012 | 分类号: | A61B1/0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内窥镜 | ||
1、一种智能型内窥镜,包括设置有弯曲控制装置(43)的操作部(19),所述操作部(19)的一侧通过镜身(9)与镜头主体(3)连接,另一侧与连接管(20)一端连接,镜头主体(3)前端设置有吸引器械管道口(4),连接管(20)另一端通过连接管接头(21)和主机接口(22)与主机(31)连接,操作部(19)外部设置有器械管道入口(11),操作部(19)的内部设置有器械管道(10)、注水管(12)、注气管(13)和吸引管(18),所述吸引管(18)前端与设置在镜身(9)内的吸引器械管(8)连接,吸引管(18)以及注水管(12)和注气管(13)的后端穿过连接管(20),通过连接管接头(21)和主机接口(22)分别与设置在主机(31)内的主机吸引管(58)、主机注水管(52)以及主机注气管(5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注水管(52)连接水瓶(24),主机吸引管(58)连接调压吸引器(35),主机注气管(53)连接主机气泵(29);位于操作部(19)上设置有独立的注水开关(16)、注气开关(15)和功能开关(17);由吸引器械管道口(4)、吸引器械管(8)和吸引管(18)所连为一体的管道,以及注水管(12)和注气管(13)均为直通的无阀门管道;位于镜头主体(3)的前端面和主机(31)内的主机吸引管(58)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位于镜头主体(3)和操作部(19)内设置有湿度传感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注水管(52)上安装有注水电磁阀(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注气管(53)的一侧连接有排气管(36),位于主机注气管(53)上安装有注气电磁阀(23),排气管(36)上安装有排气电磁阀(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吸引器(35)包括脚控开关(46)和吸引器负压泵(41),所述吸引器负压泵(41)通过贮液瓶连接管(40)与贮液瓶(37)连接,贮液瓶(37)与主机吸引管(58)连接;位于贮液瓶连接管(40)上设置有调压器(45)、过滤器(42)、吸引电磁阀(38)、放气减压电磁阀(51)和吸引器压力传感器(44);所述吸引器压力传感器(44)、脚控开关(46)通过电缆线(34)和主机(31)内的压力湿度注水注气处理中心(47)与吸引电磁阀(38)、放气减压电磁阀(51)和吸引器负压泵(4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液瓶(37)由两个通过贮液瓶连接管(40)连接的瓶体组成,位于一个瓶体内设置有防反流阀(48)和水封管(49),另一个瓶体内设置有过滤器(50),所述防反流阀(48)、水封管(49)和过滤器(50)与贮液瓶(37)内贮液瓶连接管(40)的端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型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湿度注水注气处理中心(47)通过导线分别与控制端的压力传感器(1)、湿度传感器(5)、注水开关(16)、注气开关(15)、功能开关(17)及脚控开关(46)和执行端的注气电磁阀(23)、注水电磁阀(25)、主机气泵(29)、排气电磁阀(28)、吸引电磁阀(38)、放气减压电磁阀(51)和吸引器负压泵(4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西川,未经潘西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80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可控制开关引流盂
- 下一篇:阳极支架和等离子体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