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环形胎面膨胀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7898.1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蓝宁;张希望;张洪亮;王旭;刘永禄;王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62 | 分类号: | B29D30/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膨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轮胎翻新上环形胎面成型机的膨胀环,属于橡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飞机等运载器的普及使用,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报废轮胎需要处理。既形成了橡胶资源的浪费、又带来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目前针对胎面花纹被磨损的旧轮胎,一般采取翻新处理的方法以再次投入循环利用。
目前现有的轮胎翻新设备,采用打磨机械以将旧轮胎的胎面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将中垫胶粘附于胎体上,通过手工方式将新的环形胎面套装在胎体上,经过压合、贴附形成复合件,最后送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成型。
在套装环形胎面的过程中,由于胎体较硬、贴合在胎体表面的中垫胶粘性较大,往往难于准确地将环形胎面与胎体进行套装,经常出现跑偏现象,因此使用手工方式套装胎面既费时费力,又难以准确定位。
另外,采用手工套装环形胎面的工艺,也会过度地拉伸胎面某一部位而造成环形胎面的局部变形,从而影响到环形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贴合,局部形成气泡而影响到轮胎翻新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环形胎面膨胀环,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配套应用于上环形胎面成型机。采用机械式胎面膨胀机构,以实现沿胎体外径均匀地扩充开环形胎面,环形胎面的内径被膨胀并稳定至大于胎体外径的状态。
设计目的在于,实现一种环形胎面沿径向均匀膨胀的机构和方法,提高环形胎面与胎体同轴心套装的准确度,避免出现胎面跑偏的现象。
设计目的还在于,在环形胎面被膨胀并扩充的同时,避免出现局部拉伸和变形,以保证环形胎面与胎体之间的套装紧密性,改善轮胎翻新整体质量。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上环形胎面膨胀环主要具有:
一沿底部滑座往复滑行的膨胀环体。其中,
在膨胀环体的垂直部一侧,设置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分布并轴向连接的支撑杆。
在膨胀环体的垂直部另一侧,设置有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撑杆沿径向移动以支撑环形胎面的驱动部。
在环形胎面膨胀过程中,为提高支撑杆径向滑动的灵活性、保证环形胎面均匀地被从内径扩充开而不会出现局部拉伸,可采取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
在所述支撑杆的连接端,设置有滑动地套接在膨胀环体垂直部的直线导轨上的滑块。
每一支撑杆铰接一个沿膨胀环体垂直部径向分布的连杆摆臂,所有连杆摆臂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同一盘形中心轴上。
中心轴贯穿地连接在膨胀环体垂直部的中心,所述的驱动部连接并驱动中心轴沿膨胀环体的轴向旋转。
为提高针对支撑杆的驱动和导向性能,对于驱动部的进一步细化方案是,
所述的驱动部包括有,安装在膨胀环体垂直部上的伺服减速电机,伺服减速电机通过同步带轮和同步带驱动连接一垂向丝杠。
啮合于垂向丝杠的丝母座通过一球面轴承紧固连接一销轴体,销轴体滑动地套接在摆臂座的直线导轨上,摆臂座与中心轴同轴地套接在一起。
为降低支撑杆与环形胎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保证环形胎面处于能够与胎体同轴心地套装、避免出现胎面跑偏的现象,在所述支撑杆上,通过销轴纵向地安装有若干个滚针轴承。
在每一支撑杆的连接端,均设有一个具有驱动其自身推板沿膨胀环体轴向推进一行程的双联气缸。
为改善驱动部驱动中心轴的传动效率,所述的摆臂座通过一花键套接在中心轴的外周,在中心轴与膨胀环体之间嵌套有滚子轴承。
在花键两端、中心轴上分别套设有锁紧螺母。
为提高丝母座滑动的导向性能,在垂向丝杠一侧平行地设置有一导向导轨,在丝母座的一端连接有滑动套接在导向导轨上的滑块。
为实现在环形胎面膨胀过程中提高工艺自动化程度和控制效率,在导向导轨上设置有多个接近开关,在导向导轨的滑块上连接一感应板。
如上内容,所述上环形胎面膨胀环具有的优点是:
1、实现一种机械式胎面膨胀机构和方法,能够沿胎体的外径均匀地扩充开环形胎面,提高环形胎面与胎体同轴心套装的准确度,避免出现胎面跑偏的现象。
2、环形胎面在被膨胀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局部拉伸和变形,环形胎面与胎体能够紧密地套接、不留有气泡,从而有效地改善轮胎翻新质量。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上环形胎面成型机的示意图;
图2是所述膨胀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侧向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3中B-B向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78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床联动出料装置
- 下一篇:海底自动笼捕鱼机闸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