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冷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20027023.1 | 申请日: | 2008-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吾;战久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延吾 |
| 主分类号: | F24D3/10 | 分类号: | F24D3/10;F24F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5704山东省龙口***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冷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温度调节装置上用的表冷器;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水循环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的表冷器。
(二)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在非集中供暖地区,使用采暖炉利用循环热水调节室温的表冷器,其结构通常是由一组水管呈间距平行排列并往复弯曲相接,在其水管上呈间距串联相接若干蒸发片构成组状蒸发体。其存在不足:一是水管内的循环热水受其重力的影响,在平行的水管内循环流动流速缓慢;二是平行水管中循环水内的空气存积不利于排出,形成的“气阻”影响了热水循环的流速。上述两种不足均严重影响了利用热水循环采暖的热效率,人们通常在进或出水管管路上安装循环泵来强制进行热水循环,因此增加了使用成本并浪费了电能。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采暖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并节省电能的表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表冷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呈间距排列的水管和呈间距串接连于水管上的蒸发片构成的组状蒸发体;其改进在于:至少一组蒸发体上呈间距排列由高至低倾斜的水管高、低端,连有进、出水联箱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通常选择所述蒸发体上水管与水平线的夹角为2度~30度;所述蒸发体上呈间距排列由高至低倾斜的水管为1排~5排构成。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在非集中供暖地区,与采暖炉配套使用,利用倾斜水管进、出端的高度差,解决了现有技术水管内循环热水受其重力影响和存积空气形成“气阻”所产生流速缓慢的不足,明显提高了热水循环采暖效率,有效地降低了使用成本并节省了电能。
(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5所示。这种表冷器,包括呈间距排列的铜水管和呈间距串接连于铜水管上的铝质蒸发片构成的组状蒸发体;通常在一组蒸发体上呈间距排列由高至低倾斜的铜水管高、低端,连有进、出水联箱管1、2。所述蒸发体上由高至低倾斜的铜水管与水平线夹角为5度。所述蒸发体上呈间距排列由高至低倾斜的铜水管为两排(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室内采暖面积的需要,可以在所述出水联箱管2上,连通有蒸发体上呈间距排列由高至低倾斜的铜水管高端,所述铜水管低端连通有出水联箱管3(图3所示)。还可以在所述出水联箱管3上,再连通有蒸发体上呈间距排列由高至低倾斜的铜水管高端,所述铜水管低端,连通有出水联箱管4(图4所示)。为便于本实用新型与供热的进、回水管路连接方便,通常在进、出水联箱管上设有不同连接方向的进、出水管接头(图1—图5所示)。使用时本实用新型连于室内温度调节装置上,通过采暖炉的热水循环,即可进行采暖散热。也可以利用集中供暖的热水循环散热供暖。又可以利用地下井水的恒定温度进行凉水循环,通过室内温度调节装置的电动贯流叶轮对其吹风进行空气对流,达到室内制冷降温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或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延吾,未经孙延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7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无线测温监控装置
- 下一篇:空压磁能发动机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