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水拖布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6729.6 | 申请日: | 2008-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49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 |
主分类号: | A47L13/58 | 分类号: | A47L13/58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6206山东省滨州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水 拖布 | ||
技术领域
节水拖布池,属于卫生清洁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淡水资源相对匮乏,生活用水的节约使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响应国家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减小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现在市面上一般的拖布池形状多为上口大,底部小,这种设计容易造成池壁挂污,不利于清洗。另外,一般的拖布池尺寸一般较小,多适用于圆形拖布,而不适合T型拖布的涮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重复利用涮洗水,实现到节约用水、且拖布池不易挂污的节水拖布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包括池体,池体底部设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池体上下尺寸相同,池体两内侧壁和前壁上设有凹槽,池体两内侧壁上的凹槽为弧形,隔离板从池体两侧壁顶部竖向紧贴池体后壁插入池体沿弧形凹槽贯穿池体,底端顶在池体前壁的凹槽内形成“L形”。利用隔离板将自然沉淀到池体底部的污物与清水隔离开。
池体为长方形或方形。主要是满足各种拖布的使用要求。
隔离板上部和底部设有加强筋,抓手固定在上部加强筋上。抓手的作用是方便插入和抽出。加强筋的作用增加强度。
隔离板采用韧性塑料或其他防水韧性材料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节水拖布池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污物自然沉淀的原理,通过隔离板,将沉淀的污物与上部清水隔离,方便了涮洗水的多次重复利用,节约了生活用水。将池体上口与底部设计为相同尺寸,解决了传统拖布池池壁容易挂污,且不适合T型拖布的涮洗的问题。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及日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离板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隔离板左视图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节水拖布池的最佳实施例。其中:1池体 2抓手 3隔离板 4加强筋 5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节水拖布池做进一步说明:
本节水拖布池分为池体1和隔离板3两部分,池体1为长方形,池体1上下尺寸相同,底部设有出水口5,池体1两内侧壁和前壁上设有凹槽,池体1两内侧壁上的凹槽为弧形与前壁上的凹槽相通,隔离板3从池体1两侧壁顶部竖向紧贴池体1后壁插入池体1沿弧形凹槽贯穿池体1,底端顶在池体1前壁的凹槽内形成“L形”。池体1用塑料或陶瓷等多种材料制成。
池体1还可以设计为方形以及其他形状。
参照附图2-3:
隔离板3上部和底部设有加强筋4,抓手2固定在上部加强筋4上。隔离板3采用韧性塑料制作。
隔离板3也可以采用其他防水韧性采用制作。
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使用时,将隔离板3紧贴池体1后壁插入池体1内,起到与自然沉淀到池体1底部的污物隔离的作用,从而只利用池体1中上部的清水。污水经自然沉淀后可多次重复使用,达到节水的目的。本节水拖布池较传统拖布池可节水50%-75%。同时将池体1形状设计为池体1上口与池体1底部尺寸一样,解决了传统拖布池上口尺寸大底部尺寸小使池壁容易挂污的问题。并适当加宽了池体1尺寸,使一般T型拖布也能轻松放入池体1中冲洗,改变了有些拖布池只能冲洗圆形拖布的问题。冲洗完拖布后将隔离板3提出,待污水中的污物沉淀后,可再次插入隔离板3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未经张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67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人眼波前像差测量及矫正的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多功能书架